國際組織呼籲 揹工納入勞基法

鄒焌弘 2013/11/18 18:36 點閱 3282 次
國際揹工組織主席Dr.Jim贈送台灣外展基金會專用於治療高山症患者的輕便攜帶型加壓艙(PAC),並對台灣揹工人權提出建言。
國際揹工組織主席Dr.Jim贈送台灣外展基金會專用於治療高山症患者的輕便攜帶型加壓艙(PAC),並對台灣揹工人權提出建言。

【台灣醒報記者鄒焌弘台北報導】「揹工在台灣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卻沒有納入勞基法!」登山團隊常聘請原住民揹負登山裝備、帳篷、糧食等,且常因負荷過重而導致膝蓋受損等職業病,但竟無勞保保障。國際揹工組織主席Dr.Jim在18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台灣揹工最大的問題是不懂得保護自己,以致常揹超出負荷量的裝備;他也對台灣揹工沒有工作保障而感到訝異。

中山醫學大學學生張博威於兩年前發生山難後,其父母張俊卿、杜麗芳並沒有阻止大家從事登山活動,反而致力於傳遞正確、安全的登山知識,讓大家降低對「山」的恐懼,而去年底發生揹工吳明旭因負重過度而墜崖的事件後,也讓他們開始為揹工的人權奮鬥。杜麗芳日前向立法院遞交建議書,希望能改善原住民揹工的勞動條件並提供保險,杜麗芳也請來國際揹工組織主席Dr.Jim背書。

身為國際揹工組織台灣代表的杜麗芳表示,過去揹工和雇主的薪資採「口頭約定」,容易被雇主「東扣西扣」,最後可能實領只有幾百塊,經過她不斷奔走後,這現象已經大幅改善,但仍欠缺法律上的保障。曾做過登山嚮導的Dr.Jim則觀察,台灣的揹工不懂得保護自己,常會揹負過重而導致安全出問題。

杜麗芳日前向立院提出建議書,呼籲應將揹工揹負裝備的重量,限制在20-30公斤以內,以免超出負荷而導致安全上的疑慮。建議書也提出要立法保障他們的薪資,並將他們納入勞保的給付對象,讓他們得到應有的保障。杜麗芳說,當她向Dr.Jim提到台灣的揹工並沒有政府給予的保障時,Dr.Jim對此感到不可思議。

杜麗芳更強調,因有完善的交通建設,在台灣從事登山活動並非難事,如果能夠建立起揹工勞動條件的規範,並輔導原住民從「挑夫」轉向高山嚮導的工作,不但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收入,同時對發展台灣山林旅遊業會有很大的幫助。教育部體育署署長何卓飛日前也向杜麗芳保證,會對現行的高山嚮導認證方式進行改革,降低筆試分數的比例,讓熟悉山區的原住民獲得更多認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