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思豪勝選紐約市長看台北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3/11/07 14:25 點閱 3293 次
白思豪的家庭就是美國多元族裔的翻版,在白人佔33.3%,黑人25.5%,西班牙裔28.6%,亞裔12.7%的紐約市民中引起共鳴。(Photo by jerekeys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
白思豪的家庭就是美國多元族裔的翻版,在白人佔33.3%,黑人25.5%,西班牙裔28.6%,亞裔12.7%的紐約市民中引起共鳴。(Photo by jerekeys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

紐約變天,來自少數族裔社區、出身貧窮家庭的白思豪(Bill de Blasio),在11月5日市長選舉以歷史性的領先幅度大贏對手洛塔(Joe Lhota),翻轉自1989年以來,民主黨在「大蘋果」的劣勢。

這場紐約市長選舉,「公益官」(Public Advocate)白思豪一如選前預測,以近乎零缺點的選戰,囊括73%選票輕鬆擊敗對手。

【提出「前進」政見】

競選過程中,白思豪主打「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即99%的窮人對抗1%的富人,捍衛少數族群權益,誓言不會再有紐約人民會被政府遺棄(leave no New Yorker behind),強力挑戰過去二十年,由朱利安尼(Giuliani)和彭博(Bloomberg) 兩位市長強調「穩定」、「治安」與「經濟發展」的傳統價值。

白思豪的家庭就是美國多元族裔的翻版,在白人佔33.3%,黑人25.5%,西班牙裔28.6%,亞裔12.7%的紐約市民中引起共鳴。

白思豪從不諱言其出身布魯克林區的破碎家庭、自幼父親酗酒、及長赴尼加拉瓜參與左派運動的背景,也正因為這樣的成長經歷,形塑社會主義色彩強烈的自由派思想,讓他更能體會社會底層民眾的掙扎,因而提出以「前進」(progressive)為主軸的政見,包括提高最低薪資、向富人徵稅提供免費學前教育服務、反對「攔截盤查(stop-and-frisk)」和「種族偵防」、提供無證件移民紐約市身分證。

【勝選的背景】

當前美國處於99%中產階級不滿1%富豪的氛圍,紐約又是「占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的發源地,白思豪向「1%的富人徵稅,用做全面免費學前教育」的政見,更是典型的「占領華爾街」的呼籲。

不僅如此,紐約在連續兩位主張嚴刑峻法的市長主政下,警方任意搜查可疑對象的攔截盤查政策,雖達到降低犯罪率的成效,但由於警察依據「種族相貌(racial profiling)」,經常針對非洲裔和西班牙裔進行盤查,引發種族歧視的爭議。白思豪看見基層民眾的不滿和怨懟,也以對抗富人、保障人權的政見回應變天的期待。

白思豪的勝選固然與紐約向來崇尚自由、民主的民主黨黨員居多有關,但個人的獨特背景與魅力、看見問題解決問題的政見,以及黑白配的新美國家庭,成功擄獲自由派選民的心,贏得非洲裔與拉丁裔選票,而人心思變才是勝選的關鍵。有志攀登政治高峰者,唯有坦然面對自我,真正深入基層,了解民意回應民意,才能得到廣泛的支持。

【近似紐約的台北】

做為首善之區的台北市對比紐約的情況,若合符節。紐約向來是民主黨的鐵票區,台北市則是國民黨占優勢;兩者都是族群多元的城市;富人與窮人對比的「紐約雙城」,「都會區也有貧民」的台北市,都存在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房價之高中產階級置屋難如上青天的問題。

台北與紐約相隔千里,台北政壇如能以宏觀的視野看待紐約這場選舉,從中得到正面的啟示,可以提供參選者不同的思考。但目前看來,恐怕很難期待競爭各方會提出令人驚艷的想法。果真如此,對未來首都選戰也只能悲觀以對,畢竟,台灣的選舉環境還是有別於紐約,至於結果如何,且待選民們智慧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