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禮貌誠可貴 公義價更高

余杰 / 中國旅美作家 2013/11/05 09:30 點閱 9561 次

在臉書上,我特別關注台灣清華大學學生陳為廷的消息,他看上去那麼年輕,卻已經是一員社運老將了。我在美國接觸到的這個年齡的大學生,大都忙於體育和戀愛,對社會議題鮮有興趣,深入參與者更屈指可數。不是因為美國大學生單純淺薄,而是因為美國的民主制度成熟而穩定,一切依法而為、井井有條,不需要年輕人操心國事。

台灣的情形恰恰相反,面對民主倒退、威權陰影重新籠罩的危機,中年人大都瞻前顧後、明哲保身,逼得年輕人紛紛走上街頭運動的第一線。最典型的便是:當苗栗縣長劉政鴻跑到被他逼死的張森文靈堂「霸王硬上香」之時,忍無可忍的陳為廷發出「匹夫之怒」,向這個與民眾為敵的官僚丟鞋抗議,鞋子正中目標。

陳為廷扔出了第一隻鞋子。一夜之間,扔鞋成為台灣民眾抗議當權者的一項行為藝術。從劉政鴻到馬英九,不稱職的大小官員都是扔鞋的對象。庸官酷吏,所到之處,鞋如雨下,即便各地警方購置防鞋網,亦防不勝防。

當人民被迫用扔鞋來表達不滿時,已然說明當權者未能謹慎運用民眾賦予的權力,權力運作傷害到民眾的基本權利,並由此引發民眾的激烈抗爭。此時此刻,官員尤其需要以鞋為鑒。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接受採訪時説,很多國家發生革命,都是用槍在打,現在學生只是用鞋子扔,當政者要善於從中聽取民眾的聲音。是的,一個政府若不願傾聽民眾的呼聲,或者聽了之後如風過耳,等到鞋子變成子彈,再想挽回人心已經來不及了。伊拉克的薩達姆〈海珊〉、埃及的穆巴拉克、利比亞的格達費……誰願重蹈這些獨裁者的覆轍呢?

如何應對扔過來的鞋子,是衡量統治者智慧與能力的標尺。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在訪問伊拉克時被扔鞋,談笑自若地幽了自己一默:「不知這雙鞋是否適合我的腳的尺碼?」有「影帝」之稱的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在英國遭遇關心中國人權的人士扔鞋,頓時失態地反擊説:「這種行為損害不了中英友誼!」兩種回答,高下立現。

陳為廷很快收到竹南分局偵查隊主動送來的約談通知,罪名是「妨礙公務」及「公然侮辱」。警方證實是劉政鴻提告。緊接着,不少媒體及若干高官名流,高調批評扔鞋行為「不禮貌」,教育部長聲稱「扔鞋不宜」,年輕時曾是學運積極分子的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更是赤裸裸地威脅「不姑息利用底層民眾憤怒而丟鞋的人」,國民黨飛速在立法院通過「防丟鞋法」。

扔鞋當然是不禮貌的行為,但比禮貌更重要的是公義。漠視掌權者的不公義,卻譴責抗議者的不禮貌,這是故意的本末倒置。聖經中記載了很多先知斥責君王的故事:大衛王謀害烏利亞、侵佔其美貌的妻子拔示巴,先知拿單向其講述了一個富人搶奪窮人羔羊的故事,大衛王説:「行這事的人該死!」拿單立即直截了當地對他説:「你就是那人!你為什麼藐視耶和華的命令,行他眼中看為惡的事呢?」如此不留情面的譴責,跟扔鞋也差不多。

所以,我不會非議陳為廷的「不禮貌」,反倒要大大鼓勵他繼續走在尋求公義的「光榮荊棘路」上,正像陳為廷宣告的那樣:「大家可以繼續冷眼旁觀、斟酌『禮貌』問題。但我們已然起身,堅持要在黑暗中,與受迫害者一起,找出一條新的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