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技職教育 評鑑教師應多激勵

方家敏 2013/10/24 18:30 點閱 3532 次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陳振遠說,少子化對技職學校衝擊很大,職學校必須建立學校特色,教師也必須做好準備。 (Photo by方家敏/台灣醒報)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陳振遠說,少子化對技職學校衝擊很大,職學校必須建立學校特色,教師也必須做好準備。 (Photo by方家敏/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教師評鑑不是prove的問題,而是improve的問題!」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林尚平身為技職體系教師的一員,點出教學評鑑應該著重的不僅是證明,而是激勵教師成長的動力。24日高等教育評鑑論壇的技職院校教師評鑑制度研討會上,各校校長、教授紛紛提出看法,認為教師評鑑務必多元、彈性,展現技職的特色與實務操作實力。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陳振遠在引言中提到,少子化對技職學校衝擊很大,預估民國87年出生者僅有27.1萬人會上大學,與現在的100多萬人相距甚遠。而因為12年國教的實施,高職生有流向高中之虞,技職生源將更為減少。另外,許多技職學院也有趨向「大學化」的傾向,過度以學校排名與論文篇數做為評斷教育品質的工具,以致學校重研究、輕實務。

陳振遠認為,技職學校必須建立學校特色,教師也必須做好準備,因應未來發展。除了加強學生基礎實作技能,也要推行人證合一,確保學生考取的證照、實習經驗對未來的就業、創業有所幫助。「評鑑的重點是讓教師成長,而非創造『積點人生』,造成教師間的緊張對立。」他強調,評鑑的重點應放在「輔劣」而非「汰劣」,必須要多元、彈性,讓老師有適性發展的機會,而非變成「退場大刀」。

身為私校代表,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也認為學校間競爭激烈,未來教師評鑑制度恐成為各校「促使老師走路」的依據,故必須要嚴謹、多元且彈性。他表示,評鑑制度應將行政工作、產學合作都納入評鑑制度,以鼓勵教師擔任行政職務,或是對外演講、招生,甚至與廠商洽談產學合作的計畫,而非一味鑽研個人學術領域。

「教師評鑑的真正受益者是學生,老師們只是被迫成長。」葛自祥說,學校存在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學生,因此教育部應有相關政策輔佐評鑑制度的施行,不僅是為了因應實施後可能會增加的評鑑申訴,也要考慮學生是否真能從中獲得助益。

台灣觀光學院校長張瑞雄則提到,他們學校是以技術為導向,教師們的教學與專業技術較強,但可能不太擅長研究、寫論文。故評鑑制度應要針對各校的發展重點,建立多元的評鑑方式與積分比例,例如注重技術教學、專題製作、證照輔導等技術性的項目。

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林尚平強調,教師評鑑與學校生存必須取得平衡,以企業為例,如果一間企業只重視組織的生存,而忽略每個專業人士的個人發展,則會產生失衡現象。很多教師的專業特性與成長是短期內無法看出來,故不完備的評鑑制度「只看功勞,不看苦勞」,恐會扼殺教師發展,對學生也不利。

一名慈濟技術學院的代表則提到,技職院校的通識教師應要有不同的評鑑方式,「當我教會一位唐氏症的學生游泳,讓他對我微笑,這是無法用教學評鑑中的指標來量化的。」陳振遠認為,評鑑制度應該也包含系上的特殊輔導、優良事蹟等,讓通識教育教師資有發展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