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適當的睡眠時間對健康有助益,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公布一份最新報告更指出,睡覺時間若少於6小時或多於10小時,都有可能提高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睡眠時間超標與低標的民眾,幾乎都有慢性病。對此,美國睡眠醫學會則鼓勵45歲以上民眾,若有冠狀心臟病、糖尿病或是焦慮與肥胖等慢性病,應該多注意自己的睡眠時間。
該中心針對5萬多名中年民眾調查發現,其中31%的人睡眠不足,也就是平均睡眠時間低於6小時;64%的人睡眠時間最佳,平均為7到9小時;4%的人睡眠過長,平均超過10小時以上。第一組民眾與睡眠時間佳的組別相比,罹患冠狀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肥胖與心思焦慮的機率偏高,第三組出現慢性疾病機率最高。
研究者克羅芙特表示,不健康的睡眠習慣(包括時間長短不正確)與出現慢性病的部分關係,從較頻繁的心理焦慮與高肥胖患病率可以看出端倪。她說,「因此,我們建議治療慢性病的醫師,在了解病患的心理健康與體重之外,也應該瞭解他們的睡眠時間。」
芝加哥大學去年在《內科醫學年鑑》曾發表一篇研究報告指出,睡眠時間過短可能會導致糖尿病。實驗後發現,讓健康民眾連續好幾天只睡4.5小時之後,他們身體內的肥胖細胞開始老化並對胰島素失去敏感度,這正是糖尿病的典型特徵之一。
美國睡眠醫學會會長巴德認為,一般常見的睡眠疾病,包括呼吸中止症或失眠,都經常發生在有慢性疾病的民眾身上。如果長期有一覺醒來時覺得虛脫的情形,就應該趕緊就醫。他說,「睡得久並不等於睡得好,重要的是睡眠品質與時間,這些才是攸關健康與否的重要因素。」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睡眠》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