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入股中嘉與鏡電視爭議,NCC何時才能向外界交代清楚?」民眾黨準立委黃國昌、黃珊珊與陳昭姿22日召開記者會,呼籲看守政府將蔡政府時期的媒體爭議說清楚,並儘速執行處分。黃國昌痛批,NCC早已認定三立入股...
新國會2月即將開議,各在野黨磨刀霍霍,國民黨主要關注疫苗採購、光電開發與軍購延宕等議題,民眾黨則關注國會改革、司法改革與媒體改革等面向。對民進黨的看守內閣將是嚴格的挑戰。學者曲兆祥直言,執政黨需要認清國會...
「未來4年繼續支持柯文哲!」民眾黨21日在台北展開謝票行程,雖然選舉完已一周,但現場仍擠滿上千名支持者,搖著民眾黨的競選旗幟、高喊「阿北加油!」柯文哲與黨公職也到場向支持者表達感謝,並表示不會放棄,未來會...
儘管高端合約在選後終於公布,但被認為疑雲重重,引起各方圍剿,如台北市長蔣萬安就質疑合約「公布時機」、「審查時間」等,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則隔空回擊是蔣萬安造謠高端合約封存30年,應先道歉。專家認為,高端最大的...
立法院長人選開第一槍!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韓國瑜18日宣布,與同黨區域立委江啟臣參選立法院正副院長,且只要民眾黨願意合作,江啟臣願意將副院長一職優先讓給民眾黨推出的人選。藍營立委近日動作頻頻,多位立委被...
「上任行政院長後,曾協助總統蔡英文推動普發現金、提出少子女化對策與高中職免學費等政策!」行政院長陳建仁18日正式向總統蔡英文提出總辭,但外界預料蔡英文應該會慰留陳建仁到5月19日,成為看守內閣。陳建仁則期...
2024大選落幕,投票結果民進黨失去國會多數,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18日於記者會指出,民進黨失勢的主要原因就是民怨,所以執政後應更積極提出社會、經濟政策。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則建議,政府...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專題採訪】「法規有規範民調該如何公布,但沒有罰則,導致民調浮濫,應建立罰則!」針對2024年總統大選的民調紛爭,學者曲兆祥受訪時大歎,此問題長期以來並未獲得重視,呼籲政府落實執法並增加...
「立法院長要支持誰,不是看人選,而是是否支持國會改革主張!」民眾黨主席柯文哲17日聯訪時強調,藍白雖然都有拋出條件,但還是希望看立法院長提名的人選是否支持國會改革主張。被問到自家民調不準,柯文哲則回應說,...
立法院長可以排法案與發動黨團協商,在如今立委3黨不過半的狀況下,將會更搶手!學者曲兆祥受訪時分析,立法院長主要有主持會議與調解紛爭2大功能。國民黨立委林為洲進一步說,什麼法案可以排到院會要看立法院長臉色,...
「此次選輸都是我的責任,希望黨內不要再互相怪罪!」新北市長侯友宜16日受訪時強調,國民黨選輸的責任應在選戰的主帥,也就是自己。未來他希望將重心放回新北市政,並呼籲國民黨在立法院要發揮監督力量。外界質疑他致...
一年義務役實戰訓練內容更多,鑑測沒過的人無法領錢!國防部16日公布1年義務役準備狀況,指出下部隊服務前將會接受8周訓練,包括體能、射擊與綜合戰鬥訓練。陸軍參謀長陳建義指出,下部隊前將進行鑑測,若沒有通過將...
【本報記者林意玲專訪、簡嘉佑整理】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 15 日逝世,享壽 83 歲。他曾擔任美麗島事件總指揮,因而身陷囹圄四分之一個世紀,出獄後仍更帶領紅衫軍運動倒扁,成為台灣民主與人權的先驅! 本...
民眾黨成國會關鍵少數,將是藍綠爭相合作的對象,政治影響力非同日而語!學者曾冠球認為,民眾黨會針對議題選擇與藍白合作,如能爭取年輕選票的進步議題,與綠營合作的空間就很大。學者陳俐甫則強調,「民進黨若有重大法...
【台灣醒報特派員劉東皋特稿】台中市區域立委選舉大翻轉,國民黨提名侯選人大獲全勝,也引發包括藍綠政治人物對台中市長盧秀燕成為「中霸天」的議論紛紛,藍營更有多人呼應由盧秀燕擔任國民黨領導人、未來並搶攻2028...
美國官員在台大選後訪台,確認新總統政策的意味濃厚!美國總統拜登近日派遣資深官員訪台,總統蔡英文15日首先接見,表示期待解決雙重課稅議題,盼台美關係持續前進。總統當選人賴清德隨後也與代表團見面,強調會在蔡英...
中國對台灣的施壓,在選後並沒有停止!外交部15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我國邦交國、太平洋島國諾魯因承認中國而與我國斷交,我國也宣布對諾魯斷交。外交部次長田中光透露,消息來得相當緊急,不過之前諾魯有對我國獅子大開...
國會藍綠白的合縱連橫作戰開始,由民眾黨團率先開第一槍,拋出國會聽證、人事同意表決改革等國會改革4大主張,但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與王定宇回應說,不會急著現在談立院龍頭,而是先看如何合作;國民黨則由戰鬥藍召集人趙...
「誰願意支持民眾黨建立國會聽證權等改革政見,立法院長就會支持誰!」民眾黨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黃國昌15日表示,他們強調,改革比人選重要,因此盼藍綠看誰承諾要建立國會聽證調查權、立院院長財產公開、質詢利益迴避等...
國民黨立委選舉表現佳,以一席之勝成為國會最大黨,但學者曲兆祥指出,政治版圖萎縮、青年選票流失與政黨意識混亂,已成為國民黨警鐘。學者劉兆隆指出,立法院在三黨不過半、互相牽制的狀況下,需要立院行使同意權的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