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核廢料可達10萬年!芬蘭致力於研究核廢料處理,該國「安克羅核廢料貯存庫」地質穩定、地震風險低,有望成為第一個能夠深埋、長久保存核廢料棒的國家。然而,有專家也指出,核廢料目前仍是用銅在無氧環境中保存,但...
人類到達亞洲的時間比想像還早。歐美研究人員日前在寮國出土的化石推測,人類到達亞洲大陸時間最早可追溯至8萬年前,比過去認為的5萬年還要早。 ##洞穴發現多顆化石 據《[新科學人](https://w...
氣候變遷造成飛機遭遇亂流機會大增。英國研究發現,隨著地球溫度逐漸上升已影響到大氣溫度變化,會讓班機飛行顛簸的亂流增加超過5成。 ##氣候變遷造成亂流增加 據《[BBC](https://www.b...
「我的鄰居已經餓死了!」北韓民眾在外媒秘密採訪如此表示。北韓專家指出,因為北韓於疫情期間邊境封鎖,導致糧食無法進口,使得國內狀況愈來愈糟。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曾一度表示,要促進糧食生產,隱隱顯露國內糧食危機,...
波蘭又有婦女因墮胎法律太嚴格而難產死亡,讓婦團群起抗議,要求放寬限制!波蘭近日有婦女懷胎5月,因敗血症但無法墮胎而過世,引發民眾不滿,15日一起上街抗議,呼籲政府放寬法規。波蘭有全歐洲最嚴格的墮胎法規,只...
俄羅斯將戰術核武放在白俄羅斯,恐引發難以想像的後果!白俄羅斯流亡在外的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亞15日表示,白俄總統盧卡申科近日在電視上透露國內有俄羅斯戰術性核武,提醒大家盧卡申科在國內已無反對派制衡下,恐...
美國要用貿易協定施壓南非,減少與俄羅斯的經濟互動?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13日發表給國務院的公開信,呼籲美國政府用「非洲貿易協定」談判,要求南非政府減少與俄羅斯的合作。委員會不滿南非與中國、俄羅斯進行軍演,...
不婚浪潮衝擊中國!中國去年結婚的伴侶僅683萬對,降至1986年以來新低,該國去年也出現多年來首度的人口萎縮。面對不生與不婚的狀況,專家呼籲,中國政府應將學制縮短兩年,讓年輕人更早進入社會,也有更多時間能...
東亞地區溫度恐持續上升。由於預測包含中國、日本與台灣在內近期溫度會持續增加,預料也會帶動燃煤發電需求增加,為地球製造更多污染。 ##6~8月溫度預計上升 據《[路透社](https://www.r...
新興市場大舉投入數位支付!數位支付2021年收益已高達2.1兆美金,傳統的現金交易逐漸被取代。然而,相較於傳統的西方富裕國家,新興市場更加熱中於建立數位支付系統,因為透過跨國的數位合作,就可以擺脫對西方金...
父親影響孩子的信仰生活。美國研究發現,成長期間缺少父親、以及破碎婚姻,是美國基督徒人數持續下降的背後原因。 ##受訪近2萬名基督徒 據《[基督教郵報](https://www.christianp...
中國在古巴設立間諜機關,為竊取美國機密資訊?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指控中國與古巴達成協議,中國在古巴設立間諜辦公室,並設法蒐集美國的情報。但古巴與中國外交部都對此痛批是假訊息與誹謗,美國則說相關報導的...
網路上的虛假評價已經成為一條產業鏈,導致消費者輕信評價購買到劣質商品,亞馬遜盼透過AI進行打擊!業者透過提供現金或免費商品,動員網軍留下虛假評論,讚揚自家商品或打擊競爭對手的產品。亞馬遜透過正AI進行掃蕩...
選舉結束都要組閣了,才在調查總理當初有沒有參選資格?泰國選舉委員會12日宣布,將調查前進黨黨魁、目標泰國總理人選皮塔的參選資格,他們懷疑皮塔參選時仍有兼職,而這在泰國法律是不被允許的。對此,皮塔回應說,他...
中美貿易衝突加劇,中國復仇性的逮捕西方人物,西方企業進軍中國也愈來愈困難!在美國持續制裁中國的狀況下,中國也不斷以各種名義逮捕企業調查人員,導致部分西方企業對中國市場失去信心,或者是建立法律專業機構,深入...
美國最近為外送員設最低時薪,甚至高過基本時薪!以紐約曼哈頓為例,這次調薪過後,時薪將高達20美元,遠高於曼哈頓的基本時薪15.74美元。由於外送人數自疫情開始大幅增加,加上外送員上漲幅度遠高於外送平台的想...
對不健康的食品課稅!英國一家食品公司老闆公開呼籲,要對高鹽、高糖或高油的食品,課更多稅,並強調「英國食品行業改革食品健康的速度不夠快」,課稅也是讓食品產業能更健康的唯一途徑。但專家指出,因為過去通膨嚴峻,...
中國與俄羅斯在新建核能設施握有話語權!日本智庫指出,截至今年1月止,全球規劃興建中的反應爐設施超過100座,光中俄兩國就佔了近7成。專家指出,中俄積極以核能技術作為籌碼向開發中國家輸出,逐漸在核能領域上領...
旅遊狂潮席捲歐洲,旅宿與機票等價格都直線飆升!隨著國際邊境防疫解封,世界迎來報復性旅遊,尤其是旅遊大國歐洲乘載了大量觀光客。專家表示,現在到歐洲旅遊需更有計劃,包括提前預訂、迴避人海等,才能有更舒適的旅遊...
各國政府與社群大公司正因分潤給內容產業的機制鬧得不可開交!近日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就批評臉書母企業Meta與谷歌,為了抵制政府制定的數位媒體議價法,居然限制用戶免費收看特定的內容,杜魯道強硬回擊說,立法不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