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引進新物種來對抗害蟲,期待生物控制有成效。澳大利亞聖誕島上的紅蟹,近幾十年來受長足捷蟻攻擊後大量死亡,為了維護生態多樣性,澳大利亞國家公園計畫引進體型瘦小的馬來西亞黃蜂,利用該物種與螞蟻相同食物來源的...
美國財經雜誌《富比士》26日公布本年度全球百大最具權力女性排行榜,德國總理梅克爾連續5年奪冠,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則從去年的第6名上升到第2名,緊追在後,成為此次矚目焦點。《富比士》也預測,因希拉蕊聲勢高漲...
馬來西亞政府25日在泰國北部邊境發現28個人口販賣基地及139個亂葬崗,疑似是人蛇集團用來埋葬孟加拉與緬甸羅興亞難民的墳墓。此次查緝的走私營地至少經營5年以上,規模可觀,受害人數預估有數百人,卻因警方、軍...
印度熱浪自上週以來持續發威,截至25日止已有超過700人被熱死,且死亡人數持續攀升。這波不尋常的熱浪造成民眾集體死亡,間接原因是貧窮與問題基礎建設不足所致,死者多為50歲以上的底層勞工,在高溫底下長時間密...
波蘭第2輪總統大選25日公布出口民調,現任總統波莫羅夫斯基以47%比53%,敗給保守派候選人杜達,承認敗選。原本呼聲最高的波莫羅夫斯基意外落馬,分析師認為,在經濟發展蓬勃的當代波蘭,多數民眾分享不到成果,...
在經歷8千多人喪命的尼泊爾大地震後,加德滿都政府首度出面指控,主辦2022世界盃的卡達不讓尼泊爾籍建築工人回國奔喪,罔顧勞工權益。東南亞國家政府過去多為了移工帶來的龐大外匯,不願被卡達孤立,而極少提及移工...
非洲第二大國衣索比亞24日舉行總統大選,一般預料,現任總統迪薩蘭將輕易勝選,延續執政黨衣索比亞人民革命陣線超過20年的執政生涯。此次大選卻反映衣索比亞長年被壓迫的政治生態,不僅沒有獨立媒體平衡報導與西方觀...
全球第3大產銅國秘魯近年來頻頻傳出小規模礦業罷工事件,12日起,民眾對南方礦業的罷工示威漸漸轉為暴力,至今已有4人喪生。因此,秘魯宣布秘魯南部的阿雷基帕大區的伊斯萊省中,伊斯萊區與莫延多區23日起進入為期...
手機上廢棄的Android裝置,即使已原廠重置,裡面的資料仍可能外洩。英國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由於原廠內建的「重新設定」仍無法將加密資料完全刪除,因此,報廢的手機內的用戶資料(包括Gmail密碼、圖片、簡訊...
美國參議院日前無異議通過,要求美國政府與他國進行貿易談判時,應將宗教自由程度列入談判條件之一。由於該修訂案屬於貿易促進授權法(TPA)的內容之一,若通過,則是首度將宗教自由列為貿易談判考量 美國參議...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勢力版圖再擴大,20日進占敘利亞古城帕米拉,逼走政府軍,被國際間視為另一次的文物危機。 帕米拉是敘利亞重要歷史遺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珍貴地標,雖然敘國政府軍在撤離前將雕...
終結血色海灣!世界動物園暨水族協會(Waza)上月強烈譴責日本漁村太地町殘忍「趨捕」鯨豚的做法,日本動物園暨水族協會(Jaza)20日表示,將應Waza要求,禁止國內水族館購買以殘忍方式獵捕的動物,以免遭...
去年伊波拉疫情大爆發造成上萬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因延宕通報、效率不彰、人力經費短缺等問題成為眾矢之的。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日前在世衛組織年會上宣布將成立1億美元的緊急應變基金,推動改革,建立全球...
東南亞海上難民潮持續延燒,20日印尼與馬來西亞在國際壓力下終於同意將分別收容7千位難民,並在1年內將其安置或遣送回國。此外,泰國也開始積極掃蕩國內人蛇集團,並且揭發惡黨在海上棄置難民、勒贖撕票等行徑;就連...
針對北韓持有核武威脅世界,美國及南韓紛予譴責。因應北韓核威脅及挑釁的情況,美國國務卿柯瑞18日訪問南韓時,首度公開談論要在南韓部署戰區高空飛彈防禦系統(THAAD),南韓總統朴槿惠19日出席亞洲領導力會議...
眾多橫跨地中海的非法移民,讓歐盟國家疲於應付。18日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茉格里尼表示,歐盟決定成立海軍部隊,打擊地中海上的人口走私活動,將可解決非法偷渡移民的問題,並對抗恐怖主義的打擊。 【打擊海上...
哥倫比亞西北部18日發生嚴重地滑事件,造成至少61人死亡,37人受傷,甚至當地小鎮聖塔瑪格莉塔幾乎憑空消失,遭到土石掩埋,當地居民稱其為30、4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土石流災害。由於位處咖啡主產區的西北部薩爾...
一座42公尺高的巨型十字架,即將佇立在回教國家巴基斯坦的土地上。巴基斯坦南部克拉蚩最近興建了一座達14層樓高的十字架,目前工程即將完工。基督徒希望十字架出現後,能帶給世人平安,並且為在巴基斯坦屬於少數的基...
車臣17歲少女克妲日前被迫嫁給57歲的已婚警長,引起俄羅斯媒體譁然。新郎不僅犯下逼婚、重婚、與未成年人結婚等罪名,且等於是警察帶頭違法,婚宴現場都是警方自己人,就連車臣總統卡德羅夫也出席恭賀,並要求各界勿...
生物辨識系統監督出缺席,印度公務人員難再偷懶。印度政府為了改善公務人員懶散形象,近日不僅在各公家機關設置生物辨識的指紋驗證,與帳號認證方式管制進出,以嚴格記錄公務人員的出席狀況,甚至還將每個單位的進出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