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錄影,記者憤而離席!18日下午,白宮例行記者會正在進行,突然,福斯新聞的資深記者約翰‧羅伯茨站起身來,朝門口走去。他的姿態很低,但是在場每個人都看得到,正在主持記者會的白宮副發言人桑德斯(Sarah...
中國大陸基督徒民權律師以及「新公民運動」創始人許志永,日前完成4年徒刑後在上周六獲得中國當局釋放。不過,他的支持者仍擔心,中國政府仍將對其實施軟禁。國際特赦組織也指出,中國政府打擊民主運動的作法,凸顯當地...
專制政權最怕啄木鳥,全球多個國家都有「劉曉波」,不畏強權、勇敢發聲,但他們都有悲慘壯烈的遭遇,值得民主國家關心。 《[時代雜誌]( http://content.time.com/time/spec...
寄望中國政府對北韓施壓,以促使平壤當局停止研發核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的專文斷言,很難。 這篇文章的來源是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文章指出,歐巴馬總統離任前夕曾告訴川普總統,應該從中國...
川普上任半年,不只民望創下新低,在過去幾天內針對他的負面新聞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被視為其任內最重要的任務-廢除歐記健保遭受挫折,再被揭發在G20峰會中單獨一人私會普丁,違反美國國家安全規程。半年過...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因為肝癌過世,外界質疑當局為什麼到了癌末才讓劉曉波就醫。曾經在中國大陸坐牢18年的魏京生接受電台訪問時說,面對政治犯,醫生不敢說實話,因為一旦說了實話,個人前途可能就完了。 ...
中國大陸農業部最近批准「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以美金430餘億元收購瑞士的農化及種子公司「先正達」(Syngenta)。這是陸資歷來規模最大的海外收購行動。 「中國化工」在半個多月前與這家瑞士公司簽約...
「這個夏天的工作找了沒?」上一個世代在美國青少年間流行的話題,今日已出現巨大變化:時下的孩子已經不流行暑期打工了!《經濟學人》期刊分析:勞動新規的保障、美國的新經濟型態、家長的觀念,導致「暑期打工」這個國...
氣候變遷造成洪水災情,亞洲地區將首當其衝。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與波茨坦氣候研究所(PIK)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逐漸加劇的氣候變化將會為亞太地區國家帶來災難性後果,包括中國、印度、孟加拉等地想將飽受洪水...
美國收容的基督徒難民人數已經正式超越穆斯林。根據當地智庫皮尤研究中心指出,在歐巴馬時期,美國收容的穆斯林難民人數比基督徒還多,但川普上任後,兩者的人數已經反轉。 據《[基督徒郵報](http://www...
中國一帶一路在馬來西亞投資的大馬城計畫,遇到馬國複雜的政商結構關係,並遭到在野黨的反對,對該計畫的資金運用目的表示疑慮。納吉總理已向中方要求,投資計劃必須照顧馬來西亞人的利益。值得我國發展新南向政策的參考...
台灣的立法委員搧耳光、丟水球、砸椅子等等劣行,在美國著名媒體看來,和肯亞、奈及利亞、索馬利亞等第三世界國家列在同一類。 立法院打架一事登上美國或國際媒體並不稀奇,尤其是這次連續兩天肢體衝突比以往更...
因著複雜的難民問題,最近匈牙利政府與國際知名投資專家索羅斯鬧得不可開交。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以到處張貼海報的方式,抵制一向支持歐盟移民政策的索羅斯,猶太裔的索羅斯則反批匈牙利政府的這項活動是在反猶太,也違反尊...
曾在拉丁美洲叱吒風雲,並以87%的驚人支持率卸任,被譽為「地表上最受歡迎的總統」的前巴西總統盧拉,於12日因貪汙和洗錢,被法官莫羅處以將近10年的刑期,這對已高齡71歲、有意再競逐2018大選的他來說無疑...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原本患有B型肝炎,在坐牢期間演變成為肝癌;而直到進入癌症末期,當局才讓他出獄就醫。同樣曾是政治犯的著名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以自身經驗指出,中國大陸異議人士在獄中往往遭到很不人道的對待,...
備受巴西人民爭議的勞動改革法案12日正式在國會表決通過,改革內容包括允許資方與僱員就合約問題進行自由談判、允許資方以時薪制聘請員工、為資方「勞務承攬」提供保障等。 由於反對者認為法案傾向資方,嚴重損...
土耳其加入歐盟談判已歷時十二年,一直不得其門而入。土耳其總統艾爾段日前接受訪問時直言,歐盟浪費土耳其人太多的時間,歐盟若不同意土耳其成為成員國,土耳其人民反而會感到欣慰。「我們不是非加入歐盟不可,我們靠自...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正處於生死交關,中國大陸當局為什麼仍然不讓他出國接受治療?美國媒體分析,因為當局害怕真相曝光。 ##醫院說法大轉變 劉曉波在2009年遭判刑11年,2周前因為肝癌末期而移至...
比預期還要嚴重,地球恐進入第六次大規模滅絕!所謂的「大規模滅絕」指的是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物種永遠消失。因人口增加、盜獵和開發土地因應農業需求,人類可能成為此大滅絕的罪魁禍首,一旦少了生物的多樣性,不是只有其...
在甫結束的G20峰會將「公平增長」列為公報要件之際,聯合國總部也正進行為期10日的會談,追求消除貧困、提振非洲處境;然而看在非洲人的眼裡,18歲以下學童的受教權益無法普及,以及愈來愈多的「非典型就業」,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