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回鍋的宏碁董事長施振榮將於6月卸任。任期只剩45天的施振榮,4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卸任後將接掌宏碁BYOC(自建雲)首席建構師一職,至於現任CEO陳俊聖將繼續擔任原職,希望3年之後,能培養他成為董...
史上規模最大的增稅案初審通過!立法院財委會1日通過財政部所提出的「財政健全方案」相關修正案,將提高金融營業稅率至5%、股利所得扣抵率減半,及對年淨所得逾千萬者開徵45%的「富人稅」,預計年淨歲收可增650...
史上第一遭,美國福特車廠的高級車系林肯(Lincoln)品牌終於到美國本土之外設廠產銷。創立於1917年,1922就併入福特汽車集團的林肯汽車,銷售區域除了美國本土就只有中東,台灣過去則僅有微量進口,至於...
製造業前景益趨樂觀!中經院公布4月份PMI值由上月的60.6雖略降為60.2,但已連續2個月維持在相當熱絡的60以上,係指數創編以來首見。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表示,這項結果十分難得,令人振奮,顯示我國經濟確實...
核四議題近日在雨勢中持續延燒,中經院院長吳中書1日接受媒體詢問時表示,無論核四或服貿,對製造業影響尚停留在心理層面,但中長期一定會出現影響。針對行政院表示將於下半年召開能源會議,他特別呼籲,國人應審慎思量...
台積電蟬聯台灣企業第一!《今周刊》30日公布「兩岸三地1000大」調查,台積電、鴻海分列狀元、榜眼,各居兩岸第9及第25,探花則是首度擠進前40名的聯發科。總計兩岸百大企業中,台企共12家入列,《今周刊》...
「對今日的企業而言,CSR不再是行有餘力而為之的『浪漫』,而是必須面對的核心問題。」《遠見》雜誌30日頒發企業社會責任(CSR)獎,評審代表、元智大學名譽講座教授許士軍致詞時作如上表示。整體績效獎首獎由台...
經濟情勢樂觀!主計總處30日公布今年第1季經濟年成長率概估為3.04%,較2月預測值微幅上修0.02%。主計總處指出,在支出面上,由電子、機械及金屬帶動出口成長,企業增發薪資與股市交易活絡增強內需;生產面...
投資人避險、套利有更多選擇!台灣期貨交易所29日宣布,自5月2日起,將26檔上櫃股票首度納入個股期貨標的,並增掛1檔上市股票標的。期交所總經理邱文昌表示,此舉將可滿足上櫃股票投資人交易及避險需求,進一步拓...
核四爭議延燒,台股卻連兩日大漲,學者29日指出,外界預期核四停工將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是源於扁政府時期停建核四造成股票大跌,民眾不免聯想,但自福島核災發生後,民意漸趨向反核,民眾、企業自然已有預期和對應的...
景氣轉好!繼2月分月景氣燈號亮綠燈後,3月也延續上個月好光景,金融面維持穩定,機械、電機設備進口增長,市場信心亦相當正面。國發會主秘高仙桂指出,在全球經濟態勢未有明顯變化情況下,仍可對景氣抱持樂觀,惟中國...
自經區條例還是審不了!《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28日付委逐條審查,但會議還未開始,即因朝野意見相左而僵持不下。在野黨立委質疑國發會承諾會依公聽會意見修正草案內容,但卻未見白紙黑字,就要逕行闖關;國民...
每年5月都是報稅敏感時節,財政部24日公告,102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自5月1日起,適逢端午假日,順延至6月3日止。賦稅署長吳自心說,今年推薦民眾使用自然人憑證進行網路申報,「多用網路、少走馬路」,除手續簡...
「慈愛和誠實彼此相遇,公義和平安彼此相親。」前財政部長呂桔誠24日為企業家講解社會責任,引聖經詩篇中的一段話作為總結。他說,企業營運唯有依循公平正義,社會才能安定,處事誠實才能受恩惠,企業獲利來自社會,自...
台灣精品世界之光!專為鼓勵台灣精品而設立的台灣精品獎暨金銀質獎24日舉行頒獎典禮,副總統吳敦義除了讚賞台灣精品過去多年來在國際市場上的優良表現,也頒發10件金質獎及20件銀質獎。經濟部長張家祝則指出,台灣...
教育程度下滑、貧富分配不均、政府政策不當,美國中產階級面臨崩解!盧森堡收入研究資料庫(LIS)比較全球20多個國家各階層的收入指出,過去稱霸全世界的美國的中產階級,已然不再是全球最富裕的中產族群。雖然美國...
居住正義問題正夯,興建社會住宅近年也逐漸納入討論主題。內政部長陳威仁21日表示,政府將透過補貼、合宜和社會住宅等政策,讓經濟弱勢者有其屋;雙北地區近年也各推出數千戶合宜住宅,緩解住屋需求。不過淡大產經系副...
「創業是聆聽你的心!」訊連科技董事長黃肇雄20日在台大舉辦的創業座談會中指出,創業就是心裡有股不滿足的聲音,才會一股腦地投入。同席的PCHome董事長詹宏志表示,創業來自於有希望被證明的構想;基亞生技董事...
年輕人創業,會計師大力幫忙!為鼓勵年輕學生積極投入創業工作,台大20日與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攜手,為新創團隊免費提供審計、稅務、管理等法令諮詢服務,解決草創困難。同日舉辦的「NTU Startup Day...
因投資及消費動能不足,中國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降至7.4%。外媒指出,在經濟成長趨緩的情況下,北京政府可能需要祭出新一波的經濟刺激方案。也有分析師認為,中國政府投注資金將使國債增加,未來恐引發信用危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