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如今有了不怕和大陸交流的新主席,此時又正當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登場和「十五五」規劃的推出。兩岸政治、經濟與民間社會發展的未來藍圖,將不僅影響兩岸內部的經濟結構與社會走向,也將形塑未來五年兩岸互動的氣候,甚至牽動亞太區域的經貿秩序。
大膽提出九二共識
新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正面臨歷史關鍵點,她的當選象徵國民黨內部「求變」的心態,同時也承載著兩岸關係尋求突破的期待。鄭麗文在回覆習近平賀電時強調「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與「民族復興」,這不僅是政治表述,更是對於兩岸能否重啟交流的試探。她若能在「一中各表」的框架下,提出更具包容性的論述,或可在堅守主權的前提下,恢復一定程度的互信基礎。
而「十五五」規劃則凸顯了大陸未來五年在經濟結構上的轉型企圖,強調對民營企業的再度重視。這不僅是為了提振經濟活力,更是嘗試調整過去國企壟斷的結構性失衡。從習近平主持民營企業座談會到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再到此次網路徵求意見的開放姿態,都顯示出政策層面正向市場釋放某種「活水」的信號。這種表態固然具有政治宣傳意涵,但若能真正落實市場機制、抑制補貼內捲與效率低下的現象,將有助於形成新一輪的成長動能。
中共應鬆綁保護
問題在於這場政策修正是否能真正對症下藥,中國經濟的「內捲化」並非單一產業現象,而是一種制度性結果。當資源配置被行政力量長期扭曲,市場競爭失真、創新動能受阻,再多的激勵措施也可能流於表面。若中央真有決心扶植民企,就必須同時鬆開對關係企業的保護與補貼,讓競爭機制恢復活力。正如古語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經濟的水流若被導向特權管道,再多的政策藍圖也難以支撐起真正的繁榮。
這樣的經濟與思想重構,對兩岸關係的潛在影響也不容忽視。從經貿角度看,若「十五五」成功開放市場、提升內需,將為台商提供新的轉型契機。隨著美中供應鏈的逐步脫鉤,過去以外銷美國為主的大陸台企必須尋找新方向,包括轉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深耕內需市場。北京對此已有動作,一些省分也制定了專門扶持台企的政策,但整體落實仍不均衡。
不妨成立服務平台
國民黨雖然在野,但也有可以著力的地方,例如率先設立服務台商、台生的聯絡平台,不僅能回應民間需求,也能實質改善兩岸氛圍。這樣的務實作為,比抽象的統獨論述更能贏得民心,能在意識形態的泥淖中尋找實際利益的平衡,或許才是當前兩岸政治的理性出路。
對台灣而言,這場變化既是挑戰也是契機。挑戰在於,大陸內部政策的收緊可能限制交流空間;契機在於,如果能善用「十五五」的開放方向與民企振興機會,台灣企業或民間可以找到新的合作突破。未來的關鍵不在於誰主導話語權,而在於誰能在新秩序中找到可持續的互利平衡。
兩黨都應展示靈活性
孫子兵法說:「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所以國民黨目前最重要的是為兩岸交流營造良好且必要的氣勢,在國家安全和交流開放之間尋求平衡,這也是黨主席鄭麗文最大的考驗。同時也希望執政的民進黨有足夠的智慧,在這個轉折點上展現靈活的策略與長遠的眼光,那麼鄭麗文的當選或許能成為兩岸共尋新局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