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的省思

醒報編輯部 2025/10/19 14:43 點閱 233 次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她昔日學運與民進黨出身的背景也被拿出來檢視討論:為什麼一位出身綠營的政治人物,可以當到藍營的黨主席?

無法壓抑的存在

這次的選舉中被認為是黃復興路線的大復活,過去黃復興黨部強調中華民國、甚至認同中國,這些都在台灣主流市場成為逆流,但是這樣的壓制其實沒有消滅這些思想,只是讓它轉為地下,過去國民黨的領袖對中國態度躲躲閃閃,就怕得罪人,但是鄭麗文沒有這份忌諱,反而讓藍營認同。

或許台灣應該承認,如果持續壓制跟否認這些統派的存在,反而是在激化台灣內部的對立。

親中是毒藥嗎?

從這次的投票結果,或許讓全台灣認知跟承認,國民黨中有許多人不願意全盤接受當今主流的台灣獨立思想,而希望自己的想法也該被尊重。換句話說,如果願意當台灣人是個選項,或許那想當中國人也該被尊重。台獨思想是大中國意識下的反彈產物,那中國思想可能也是大台獨意識下的反射。現今政府 一直強調國家安全下,大中國思想不該存在,那或許也讓人聯想,過去台獨思想被壓迫的同日可語。

台灣內部的對立一直都很激烈,這也是當今世界的趨勢。美國總統川普採取的極右主張,其實是反映了美國近年的極左路線,兩邊的民意都走向極段。原本走向自由開放的歐洲,近來也越來越多國選出了右翼的領袖,這都看出了民意正在極端化,因為兩邊的利益已經無法妥協,只有堅持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

統獨可能大戰

賴總統的台獨路線被認為是近年之最,他也被稱為台獨金孫。鄭麗文這次黨主席大戰,從頭到尾都強調自己對統派的認同,也不斷釋出對中國的善意,倒向中國的幅度恐怕也是前所未見。可想而知,如果她真的能夠統合國民黨,那台灣內部的對抗將邁向前所未有的境界。因此,只要是有識之士的政治工作者,不分黨派都應該思考如何化解對立,而不是袖手旁觀,坐等其發生。

處在美中激烈對抗的今日,美國總統川普的態度可以說是一日三變,對中國政策也是不斷改變。這是受限於美國的國力,也是考量到中國的實力,美國必須靈活運用才能不致引發世界大戰。台灣過去以美國馬首是瞻,現在卻因為川普的長袖善舞吃盡苦頭,根本跟不上國際局勢的變化。

台灣或許應該更大規模的討論內部認同,思考在歷史傳承的條件下,該如何論述台灣特殊的地位?不能否認愛台灣是主流,卻也不能否定,親近中國會是其他人的選項之一。如果真的有這麼一批願意親中的人,台灣是要對他們趕盡殺絕嗎?看看當今朝野對峙的亂象,不就是藍營全面報復過去綠營的追殺嗎?當國民黨失去黨產等等一切,不就是更被逼得狗急跳牆嗎?

思考鄭麗文現象

鄭麗文反映的是一種現象,也是國民黨內部的潮流。國民黨仍是台灣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或許有許多人覺得,必須對親中勢力全力撲滅,但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我們永遠不可能消滅掉一種思想,台灣應該提供各種思想公平競爭的機會,在防杜外國政府勢力的介入之外,就像蔡英文前總統說所說的,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認同道歉。

愛台灣很好,但是讓各人都能愛其所好更好。我們的心胸應該足夠寬大,容許各種愛台灣的方法都能在這塊土地共存。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