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對新任國民黨主席的期許

醒報編輯部 2025/10/14 14:47 點閱 157 次

國民黨黨主席的選舉,從原先的靜悄悄,變成現今的熱騰騰。最主要是鄭麗文的兩岸路線成了急統的標誌。同時也因為傳出對岸的介選,讓國民黨內部彷彿炸開了鍋。但這也讓這次的國民黨主席選舉,似乎只剩下單一的兩岸議題,模糊了身為台灣最大在野黨還應該扮演的其他角色。

兩岸是國際問題

兩岸議題當然重要,但是就因為兩岸議題牽涉的從來不是只有海峽兩岸,而是涉及到敏感的國際關係,包括美國跟日本等國。要處理兩岸關係,台灣是否可以單方面的自作主張,恐怕檯面上的政治人物都很清楚。

因此在一個攸關台灣接下來縣市長與總統大選的主席之爭上,過度凸顯敏感的兩岸議題,其實只是讓此議題變成喧囂的口號,對於真正要怎麼執行,恐怕也難以為繼。

國民黨的重責為何

國民黨應該進一步思考的是,作為台灣最大的在野黨國民黨,到底在國家整體角色上應該扮演甚麼角色?面對現今國家國政的僵局,國民黨可以怎麼化解?在國家世代交替的議題上,國民黨打算怎麼扮演承上啟下的任務?

面對關稅頻仍、中美對峙的當下,國民黨想要提出怎麼協助台灣產業的方法?這些才是當前國家面對的重大議題,可惜的是,無法在這次的黨主席大選中聽到太多著墨。

這次的黨主席選舉,原先並沒有激起太多火花,甚至就連五位候選人正式的辯論會都沒有,最後是倉促之下,把媒體主辦的辯論會改為由黨中央來主辦。身為一個百年大黨,對於重要的黨主席選舉,居然可以處理得如此稀稀落落,不只是看出黨的向心力不足,同時也看不出對下一任黨主席的期待。

如果黨員連認認真真看到自己黨主席候選人辯論的機會都沒有,如何能讓黨員做出最好的決定?

介選的清查宜快

對於中共介選議題,國民黨多位候選人,集體圍攻鄭麗文。介選議題很敏感,因為它其實變相在指責對方裡通外國,甚至意圖改變在野黨權力結構,去對中華民國做出影響。可惜至今拿不出真正關鍵性的證據,也讓國民黨主席的選舉進一步焦點被模糊化。但是這也讓我們省思,如果連在野黨的主席選舉,都會繪聲繪影的質疑被介選,台灣的司法機關到底有沒有扮演好應盡的義務?

如果說真的有外國勢力的介入,政府不是早該主動查辦,甚至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有關單位不應該不聞不問,因為這樣的問題會影響的是最大在野黨的權力結構。如果政府態度消極,卻在正式選舉的時候才傾巢而出,那難免讓人感覺處事不公,甚至有意縱放,對國家長遠之計也非久安。

應當擴大代表性

競逐台灣最大在野黨的黨主席,應該努力擴大在野黨的支持群眾。如何跟台灣多數選民的人口結構符合,也越能代表台灣的民意。如果國民黨真的想扮演中道角色,那就不該讓黨員結構偏於一隅,如果黨主席選舉依然是少數軍系或是地方派系把持,那自然不可能反映多數民意。

期盼幾位國民黨主席候選人要看得遠看得深,不要為了短期利益,讓百年國民黨更加蹣跚。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