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詠能接任桃園美術館長 為大美館添動力

簡秀枝 2025/07/01 19:13 點閱 2692 次
敦聘林詠能教授(左上圖),出任桃園市立美術館長(簡稱大美館)。(照片:隨手拍、網路截圖)
敦聘林詠能教授(左上圖),出任桃園市立美術館長(簡稱大美館)。(照片:隨手拍、網路截圖)

桃園市政府向學術界借調人才,敦聘林詠能教授,出任桃園市立美術館長(簡稱大美館),任期自7月1日生效。林詠能教授將為桃園市博物館群作整合,並為2028年即將落成啓用的桃園美術館(大美館),提前作準備。

林詠能教授擁有英國雪菲爾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TUOS)碩士學位,與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博士學位,是科班出身的博物館研究學者,長期關心台灣民眾的文化消費行為、觀眾研究與智慧博物館等議題,並主持多年政府文化統計計畫,對於民眾參與文化藝術的現象有著深刻的理解。

喜獲人才

林詠能教授曾接受北美館、國美館等機構的委託,進行年度觀眾調查,是國內少數專精於美術館觀眾研究的學者;其觀眾研究論文獲得國際學術期刊的年度最佳管理論文獎的肯定。

他曾擔任過多年的教育部智慧博物館專案辦公室主持人,對於博物館如何運用數位科技服務公眾,有相當豐富的實務經驗。

在北教大十多年任教經驗中,林詠能教授經常開設博物館管理與觀眾研究相關課程。他指導過該校文創系大學部學生洪聖勤等3位同學,以「南風」展覽獲得台南市文化局大專生策展競賽補助,於2017年在楊逵紀念館展出。

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

林詠能教授曾擔任該校以歐美學生為主的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程主任,教授美術館管理等專業課程。

在專業服務方面,林詠能教授曾擔任博物館專業組織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秘書長,也主辦包括「美術館新視野--台北市立美術館40週年國際研討會」在內的10多場國際專業學術會議,並多次受邀於國際會議發表專題演講,有良好的國際連結,展現出他的多元視角與國際合作能力。這些經驗,讓他能夠從不同層面思考美術館的未來發展,也為桃園市立美術館帶來更多元的可能性。

以專業回饋社會

黑色鏡框下,一臉素樸的林詠能教授,以受寵若驚、誠惶誠恐,形容他接到邀聘的心情,不過,年逾半百,從事博物館教學,以及藝文館所觀眾分析多年,有機會落實研究心得,反饋社會的理想,他當仁不讓,允諾將竭盡全力,協助帶領桃園市藝文發展,更上一層樓。

今年59歲的林詠能教授,已經在台北教育大學任教18年,在與桃園市政府團隊懇談多次,反覆思考後,允諾接任新職,並徵得家人同意,將在桃園青埔覓尋新居所,作好入境隨俗、全力以赴的準備。

林詠能教授出生高雄,從小品學兼優,尤其運動細胞特別出色,以空手道項目,保送文大學體育系。有別於運動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印象,他勤學外文,在體育專業的基本要求外,他早早為自己未來發展,預作準備,例如,在大學就通過托福考試。


”AA”
林詠能教授。

在花蓮精鍾商專任教3年後,轉到民生報活動組,當年民生報包辦了台灣大半個藝文活動項目與訊息,也參與許多國內外的溝通協調,更熟識包括林宜標、于國華等舉辦活動高手。

專注於博物館經營

7、8年的職場浸淫後,林詠能教授渴望重返校園,接受更多專業洗禮,毅然辭去工作,遠赴英國倫敦,進入雪菲爾市的雪菲爾大學藝術與文化資產管理,取得碩士學位,再進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取得博士學位,返國後任教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專注於博物館經營以及觀眾研究,屈指一算,教職與學術研究工作迄今已18年,不但桃李滿天下,對館博生態的了解,也有豐富心得。

與桃園市政府團隊結緣,也是因為林詠能教授的研究內容發表,以及許多評審成員的討論,在桃園市文化局長邱正生眼中,林詠能正是他們急需要的人才,一來了解美術館運作,又懂得社會群眾心理,將來能有效整合桃園美術館群,並帶領即將於2028年落成啓用的桃園美術館(大美館),在專業的定位外,還能開拓藝文賞析人口。

林詠能教授有鑑於歐美博物館,背後都有堅強的人脈資源,包括美術館之友的組成、捐贈抵稅機制的啓動、賞析會員的培訓,他也希望在上任後,逐一嘗試與落實。

根據資料,桃園市立美術館(大美館),為一機關多場館,包含桃園市立美術館母館、橫山書法藝術館,以及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他們有不同的規模與對象,例如,例如,橫山書法藝術館總樓地板面積約 924 坪(展覽面積約 200 坪)、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總樓地板面積約 2,181 坪(展覽面積約 150 坪)、桃園市立美術館總樓地板面積約 12,108 坪(展覽面積約 1,600 坪)。

大美館添新動力

桃園市立美術館(大美館),一直致力於推動地方藝術發展、連結國際視野與深化公眾的藝術參與。自創館以來,以「一機關多場館」的組織方式運作,包含市立美術館、兒童美術館和橫山書法藝術館三個館舍,共同推動桃園的藝文生態發展。

桃美館不僅舉辦各類主題藝術展覽,也提供工作坊、DIY體驗活動,並致力於影像紀錄和教學影片的製作,讓民眾可以更深入參與和體驗藝術。 此外,桃美館也積極參與國際交流,並策劃桃園的城市品牌活動,如桃園地景藝術節。

7月1日,六都之一的桃園市迎來兼具國際視野與學術素養的新任館長林詠能,可望為桃園市立美術館(大美館)帶來新的思維、能量與活力,陪伴桃園該座年輕、有活力的移民城市,加注入更多元的發展契機,藝文界同聲祝禱,也樂觀其成。


”AA”
桃園市立美術館。(照片:隨手拍、網路截圖)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