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520就職一週年 執政黨需重建朝野信任

醒報編輯部 2025/05/18 17:55 點閱 127 次

總統賴清德於520就職一週年前夕接受網路節目專訪,談到敏感的兩岸關係,他罕見地表示:「難道一定要兵戎相向,沒有其他的方法嗎?」他還說,台灣是中國的最大外資,台灣現在有一、兩百萬人在中國發展產業,中國在這當中可以說是得利最多。他還要求中國反思為什麼會跟美國關係鬧到如此嚴重,中國應該重新思考其政策。

內外都強硬對抗

賴總統對中國的看法,其實從他上任至今都沒有改變。如果跟總統的國內政策對比,會發現兩者有驚人的相似。談到朝野合作,行政院長卓榮泰說希望朝野團結合作,總統還是堅持在野黨跟執政黨路線不同,無法合作對抗中國。如果大罷免持續進行,在野黨願意跟執政黨精誠合作,這種想法到底是天真?還是自言自語?同樣地,如果台灣對中國的政策只有強硬跟更強硬,呼籲對岸改變政策,也就無疑變成了自以為是地喃喃自語。

總統難自圓其說

台灣做為過去中國最大外資之一,有一兩百萬人在中國就業,這並不是台灣在做慈善事業,商人無祖國,要是沒有利益怎麼可能有這麼多人願意長住中國。問題是台灣正在不斷要求台商撤出中國,還喊出非紅色供應鏈,甚至在政策上不斷收緊跟中國的交流往來。

長此下去,台灣在中國的重要性只會越來越下降,當台灣自己決定離開中國時,台灣到底還有甚麼籌碼可以拿來跟中國談判,賴總統還以此為賣點未免有點不明所以。

面對美中的競逐,如果光譴責中國的擴張外交,卻無視美國對中國的一意圍堵,更只會讓對岸更不信任台灣。畢竟美國總統川普的外交行徑,也是缺乏理念支撐,只看得到利益驅使。很多行徑連台灣都無法接受,總統其實如果難以持平論述,其實可以乾脆跳過不談,也好過被人抓到語病,無法自圓其說。

在野同樣沒進步

台灣的兩難,就是夾在美中當中,明明是兩大之間難為小,偏偏被美國逼得只能跟中國劃清界線,但是當中台灣是否只能一面倒,這個是總統的權限,我們只能期待總統用大智慧來判斷,不要讓台灣變成美中衝突的戰場即可。不過在賴總統上任一年後,如果反觀在野黨,也不得不感慨,國民黨並沒有拿出任何有效的論述,或是讓大家信服的說法。

在這一年當中,我們看到傅崐萁帶團前往香港聲稱自己「代表台灣中央政府」,這樣的荒謬言論,國民黨對此不聞不問,彷彿傅崑萁根本不是國民黨立委之一。如果國民黨對於兩岸,只限於在中國演習時,例行性地反彈跟抗議,這種近似於無用的作為,怎麼能夠打動基層支持者?當歐洲各國反對黨主席朱立倫使用納粹來形容執政黨時,國民黨卻是一路強硬到底,毫無溝通能力,這樣又如何讓人相信國民黨能夠更好地代表台灣來溝通談判?

台灣需要團結

綜觀一年以來,台灣內部的各陣營不但沒有往中間靠攏,反而各自更走回原來的路線,有過之而無不及。總統身為國家領導人,當然需要背負更多責任,但是看看在野黨在兩岸政策上的表現,似乎也無法取而代之。

520之後,內閣可望會有調整,這是總統重建朝野信任的第一步,如果在新官員的任命上,能讓人耳目一新,在蜜月期積極任事,相信還是大有可為。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