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和葡萄牙發生全國性大停電後,幾乎花了一整天時間,大部分地區才恢復供電,現在對於突發性大停電的原因都還在進行了解,甚至兩國還爆發激烈口角。
這次停電相當嚴重,包括大眾運輸停擺、交通壅塞,就連許多醫院的電力供應也中斷,只能依賴發電機免強運作。目前原因是電網不穩定導致穿越庇里牛斯山的西法電力互聯網絡中斷,進而拖垮西國電網。法國部分地區昨天也發生停電。
一整天查不出原因
更深層的原因,被認為可能是太陽能和風能供電不穩,增加系統的脆弱性。其實最可怕的不是停電,是經過24小時的處理調查,到目前歐洲最先進的西班牙跟法國,居然都還查不出確定的停電原因。但是太陽能跟風能的不穩定,卻一再被點名,這值得台灣深思。
台灣的電力供應也將面臨重大改變,核電將於 5 月「歸零」 ,經濟部長郭智輝坦誠,接下來國內大部分電力,約有 84% 的電力將由火力發電支撐,未來電力供應將主要依賴低碳天然氣和再生能源,這就是現在歐洲停電頻頻被點名的原因之一。另外他還承諾2026 年將再生能源佔比提升到 20%,長期目標是到 2030 年時,希望再生能源達到佔比 30%。
台電電網隱憂
其實去掉核能,台灣的電力將無法穩定,除了台電老朽的電網問題始終是讓人揮之不去的陰影,台灣已經因為電力設備跳脫造成多次停電,現在卻連供電方式,都將越來越單一,風險也會跟著升高。
火力發電將會對供電穩定性和空氣品質造成影響,同時未來電價也可能因為能源成本不斷增加,造成必須調整。經濟部雖然強調低碳的天然氣和增加無碳的綠能,可以改善空氣品質。但是成效如何,似乎還是看不見成果。
國際戰爭的機率還在提升,一旦天然氣或煤的供應遭到切斷,台灣的供電安全恐怕會比使用核電更危險。
核電綠電誰安全
外界認為核電廠安全不足,但是從這次烏克蘭戰爭中扎波羅熱核電廠的處境,就能看出無論是俄國或烏克蘭都全力保護核電廠。因為知道一旦出事,對全體人類都沒有好處。核電廠的安全性也隨著科技進步而增加,若一昧以為核電廠不安全,其實就是拿更多成本去發電,對台灣未來產業恐怕是負面因素。
綠能用電除了歐洲之外,美國川普也率先反對,造成未來科技發展的隱憂。台灣現在要反其道而行,大加發展,其實未必能在科技跟成本上取得優勢。而且更關鍵的購電成本太高。
台電目前財務狀況非常緊張,負債超過 4000 億元,每年利息支出高達 300 多億元。行政院還得撥補1000 億元給台電,這樣的情況怎麼負擔高額電費?
世界的危機,是台灣的借鑑。如果不到最後關頭,沒有人會反對環保優先,但是台灣面臨龐大競爭力,如何面對世界挑戰,如果不從最基本的電力改革,實在讓人難以看出我們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