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全球六分之一農地遭有毒金屬汙染,恐危害14億人健康!研究指出,全球將近兩成的農地受到至少一種有毒金屬汙染,其含量超過農業和人類健康的安全閾值,將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問題。科學家表示,一旦污染物進入土壤,有毒金屬污染可能會持續數十年。
有毒金屬汙染農地
《衛報》報導,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蒐集全球一千多項區域研究的數據,並使用機器學習技術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全球約有14%至17%的農地(約2.42億公頃)受到至少一種有毒金屬(砷、鎘、鈷、鉻、銅、鎳或鉛)的污染,其含量超過農業和人類健康的安全閾值。
約克大學生物系賴洛特博士表示,該研究證實天然毒素污染土壤、進入食物和水源,以及影響人們健康和環境的程度。對此,這些元素通常統稱為重金屬,將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皮膚病變、神經和器官功能下降和癌症。
此外,人們大量開發技術關鍵金屬來建設應對氣候變遷所需的綠色基礎設施,像是風力渦輪機、電動汽車電池和光伏板,但卻是加劇環境污染。
汙染危害14億人
《歐亞評論網》指出,土壤中的有毒金屬污染源於自然和人類活動,一旦污染物進入土壤,有毒金屬污染可能會持續數十年。其中,「鎘」為最普遍的有毒金屬,其廣泛分布於南亞、東亞、中東和非洲。然而,受污染作物進入全球糧食網絡的影響尚不明確。
「金屬污染不受人類邊界限制。」賴洛特強調,各國必須共同努力解決金屬汙染問題,而中低收入國家的金屬汙染更為常見,這些地區的社區受到直接影響,並加劇貧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