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罷免的風潮沒有因為川普關稅危機而削減,反而因為共諜案的爆發,把兩黨的對峙繼續推上了新的高點。罷免的衝突從立委燒向了地方議員,各種議題都在吵鬧,從動員、主領人、誰愛台灣甚至到了檢舉共諜的動機,無所不吵、到處皆鬧,至於當初信誓旦旦會團結討論的關稅問題,也因為川普的三心二意弄得大家手足無措,反而更可以拿來各自操作毀滅對方。
混亂難以安定
政局的混亂,往往會帶來國家重大的危機。例如說韓國尹錫悅前總統去年發動軍事戒嚴,結果弄到被彈劾下台,從去年十二月至今,韓國仍然動盪不堪,代理總統連連被罷免又復職。事到如今,韓國六月又要舉行新任總統大選,等於半年以上都在混亂狀態。
台灣的大罷免從現在開始算也要弄到七八月才會告一段落,但是令人憂心的是,這幾天檢調開始對在野黨的幾位罷免領銜人進行搜索調查,其實檢調依法辦案天經地義,不過檢調也必須嚴格遵守行政中立跟調查過程不得洩密的原則,因為檢調透過偵查手段得到的內容,都會成為政論節目的談參。
按照之前的經驗,只會讓藍綠的衝突對立更加激化,雖然檢調一再強調絕無洩密,但是這是否能成為偵查資料洩密的藉口,恐怕沒有人會接受這樣的結論。
人民做公決
既然大罷免勢在必行,或許就真的只能期待民眾盡量出來投票,用人民的票數來定出勝負了。原本都期待個別政黨或政治人物,能夠以大局為重,避免衝突檯面化,但是這樣的訴求已然破滅。既然兩黨求的是勝負,那就只好讓人民公決,讓所有政黨都能心服口服。
目前藍綠政黨,分別有三十幾位跟十幾位都呈上了二階段罷免成案名單,無論誰輸誰贏,都會重寫立院的權力版圖,那就讓兩黨決一死戰,也給台灣人民一個痛快,不然選舉完就罷免,罷免完又要重選。好像在這個經濟崩壞的時代,台灣人還很閒,可以天天搞選舉一樣。
只能期待不管是哪個政黨的領袖,這次選完務必願賭服輸,不要又要繼續搞下一階段的選舉,別忘了明年馬上又是縣市長大選,這還牽涉到未來總統大選,真可說是沒完沒了。
政治人物要放得下
選舉最怕的就是輸不起,現在各個被提案罷免的公職人物,也要敢於跟選民承諾自己的選擇,無論輸贏都要回歸正常生活。其實被罷免的人壓力都很大,剛剛選舉完,可能就已經揹了一屁股的債務,沒想到接下來又要再面對保衛戰,又是一大筆花銷。
現在已經有立委開始打出告急牌,政治人物要將心比心,他們承受的是選舉的勝負壓力,選民承擔的是選舉舉行的額外成本。這樣的選舉必須要有個結果,不能無限制的循環下去,希望政治人物要有接受勝負的擔當。
生活優先於選舉
民眾一旦需要選邊,生活上就會被勝負影響。這就跟每次的選舉一樣,許多選民會把政治人物的勝負跟自己綑綁在一起,難免患得患失。其實當下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因應關稅危機,帶來的生計上的衝擊,政府已經宣布所得稅繳費可以延展到六月底,這已經是當初疫情時的同等級應變措施,就能看出這一波衝擊有多嚴重,而且遠遠還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國家可以經得起選舉動盪,卻無法承受經濟崩盤,國人應該努力面對這波經濟危機,罷免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要變成生活的全部。面對國外的川普已經夠震撼了,希望國內能夠維持相對平穩的環境,讓大家可以安心過生活。
總之,不管是執政黨跟在野黨,現在的政績都離滿意兩字還有很大的距離,希望你們也能虛心面對,為人民好好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