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台灣對美貿易增加太快,應增加對日、歐洲貿易!」藍委葛如鈞7日於記者會表示,面對美國課徵對等關稅,政府應該儘速討論匯率操縱、多與其他地區增加貿易與加強數位經濟投資;學者林祖嘉則說,對美談判應該強調軍購,投資方案要更謹慎,在國際變局凶險下,應與對岸改善關係、召開國是會議,不要再管大罷免了。
盤點高關稅產業
國民黨7日召開「關稅戰開打,中小企業、傳統產業的明天在哪裡?台灣的籌碼在哪裡?」記者會。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強調,民進黨政府在美國課徵關稅的同時,還在思考如何大罷免藍委,行政案院第一時間還說要補貼產業880億,但相關方案不只舊瓶裝新酒,還觸犯對美國大忌,「川普課徵關稅就是希望外國政府不要再補貼,」葛如鈞說。
葛如鈞分析,川普這次為何會課徵關稅,就是美國面臨多重赤字的問題,希望各國可以多多
到美國設廠、購買美國商品,希望避免各國進行貿易壁壘、自行補貼本地產業,但政府卻還要補貼,但後來總統賴清德在談話中就沒提到補貼880億。他呼籲政府儘速盤點高關稅產品,例如進口汽車等,研議如何對美談判。
加速審查對美投資
「政府應該多元拓展他國市場!」葛如鈞表示,包括日本、歐洲與印太地區也要爭取自貿協定或低關稅待遇,還要協助中小企業AI化、提出對美投資計畫、加速投審會審查台灣廠商赴美。他認為880億元不應該只有補助,而是要加速數位科技研發,還有目前政府尚未對美方關切操縱匯率有回應,也應提出具體方案。
國民黨大陸部主任林祖嘉則指出,川普的公式若用在2023年,台灣會被課徵23%、若是2018年僅有11.8%,這是因為供應鏈轉移,許多台商前往東南亞或台灣,還有高科技產品對美出口增加所導致。他表示,有人建議可以用增加軍購回應,但軍購並不在貿易額計算中,這點一定
要提醒美國。
動盪應停止大罷免
「投資策略要謹慎!」林祖嘉說,川普在任僅4年,但投資是2到30年的長期行為,且過去許多製造業到中國投資,還出現零組件產業一起過去的貿易擴張現象,未來的貿易順差可能還會擴大。他表示國民黨會與各產業座談,呼籲政府在如今動盪時刻,要由總統賴清德召集國是會議、改善與對岸關係,停止大罷免,才能真正團結、一致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