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一項對矮黑猩猩的研究指出,猩猩擁有19種不同叫聲的排列組合,而其中4種遵循人類語言的組合規則,給予不同字詞組合有不同涵義。對此,科學家創建專屬倭黑猩猩的字典,作為系統性確定動物叫聲涵義的首創研究。
叫聲含有語言組合
《衛報》報導,蘇黎世大學研究團隊記錄民主剛果30隻成年倭黑猩猩的700種叫聲,並根據300種可能的情況或描述清單,檢測不同叫聲的背景意涵。
結果顯示,倭黑猩猩有7種不同類型的叫聲,並有19種不同的排列組合,其中有15種需要進一步分析,而有4種似乎遵循人類語言的組合規則。
舉例來說,「金髮舞者」(Blond dancer)指的是既是金髮又是舞者的人,但「壞舞者」(Bad Dancer)並非指稱既是舞者又是邪惡的人,而是代表不會跳舞或跳舞很差的人。對此,不同詞字組合有不同涵義,這也是人類語言的獨特之處。
倭黑猩猩叫聲字典
《The Conversation》報導,研究團隊針對倭黑猩猩的叫聲給予不同類型的假設涵義,例如:「快跑」(發出命令)、「我要去旅行」(宣布未來的行動)、「我害怕」(表達內在狀態)和「有掠食者」(提及外部事件)。歸納整理後,科學家創建專屬倭黑猩猩的字典,作為系統性確定動物叫聲的首創研究。
「人類語言並沒有那麼獨特。」該研究作者貝爾特和湯森表示,促進這種能力的認知基礎至少已有700萬年歷史,這是一個非常新奇的發現。此外,倭黑猩猩在交配中會使用多種叫聲來促進伴侶之間的和平,並透過聲音串聯產生總和含義的各樣短語,這通常是人類語言所獨有的系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