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權、居住權 人民不滿意度高

呂翔禾 2025/04/02 11:53 點閱 1198 次
國家人權委員會2日公布人權民調指出,政府在社福、居住、平等與不受歧視等面向要有更多積極作為。(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國家人權委員會2日公布人權民調指出,政府在社福、居住、平等與不受歧視等面向要有更多積極作為。(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民眾希望政府解決勞動、居住、教育等人權問題!」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王幼玲2日公布國家人權意識民調,47%民眾希望政府解決勞動權問題,58.5%民眾認為政府沒有妥善保障民眾基本居住權,40到49歲不滿度更高達7成;另外,有6成民眾不滿意政府處理校園霸凌,30到39歲不滿度更高達69.5%。

女性職場要更平等

國家人權委員會4日公布「113 年國民人權意識民意調查分析」。人權會官員指出,民眾對國內人權評價,「自由」和「生存權利」的保障評價較高;相對而言,「平等權」及「不受歧視」方面的保障評價相對較低;女性對「女性在職場平等待遇」與「校園霸凌支援機制」的不滿意度相對男性較高。

另外,年輕族群則對「負擔得起的住房政策」、「女性在職場平等待遇」、「校園霸凌支援機制」及「少數族群語言文化保存」的不滿意度高於其他年齡層。官員指出,台灣民眾認為政府應加強對身心障礙者(63.3%)、經濟貧困者(63.1%)、兒少(59.5%)的重視;最需要先解決的人權問題是「勞動權(47%)」、「居住權(46.7%)」與「教育權(42.3%)」。

關注新弱勢團體

高達 88.1%的民眾同意參加人權活動,可增進對人權的認識與了解,但有 45.7%的民眾認為,政府對於人權教育推廣還不夠。針對AI發展對哪一項人權造成侵害,多數民眾擔心隱私、工作與智慧財產權;53.5%民眾支持應該對AI的發展加強管制、31.4%認為管制強度不需要太過嚴格。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蕭新煌強調,在政府不要管太多就可以做得很好的面向,例如自由與生存權上,政府做得還不錯;但在政府需要更積極的面向,例如社會福利、隱私、平等與不受歧視等面向,政府還有更多努力的空間;另外,政府也要更關注身心障礙者、經濟貧困者、兒少與高齡長者等「新弱勢團體」的需求。

社福政策要回頭檢視

本報記者提問,如何解決居住權、校園霸凌通報不足,導致家庭人權受損的狀況?王幼玲則回應說,例如租屋補貼等政策,政府需要更多回頭評估的機制,否則若居住權不受保障,新婚與年輕夫婦對於是否要生小孩會有更多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