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反制統戰,不如積極壯大自己

徐勉生 / 退休大使 2025/03/05 12:58 點閱 3788 次
中國大陸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慧公司發布DeepSeek-R1模型聊天機器人程式,以低成本高效能的實力,震驚了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網路截圖)
中國大陸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慧公司發布DeepSeek-R1模型聊天機器人程式,以低成本高效能的實力,震驚了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網路截圖)

教育部長鄭英耀2月20日證實,中國大陸華僑大學、廣州暨南大學直屬中共統戰部,北京華文學院也有同樣狀況,未來將禁止台灣所有大專校院與上述3校交流,學歷也不再獲採認。

教育部此舉顯然是為了防堵中共對台統戰。台灣有必要反制中共統戰,但一味消極抵抗,沒有積極作為,最後必然事倍功半。

被動防堵徒勞無功

民進黨政府對於中共統戰極為畏懼,所以動輒以反統戰為名,禁止兩岸人民交流。本年1月2日,陸委會宣布暫停批准大陸《海峽導報》駐台記者申請,理由包括該報曾捏造民調影響台灣選舉,以及從事對台統戰。此種作為充分暴露了民進黨政府的鴕鳥心態,而且低估了中共的統戰技倆。

在現今的網路時代,人與人的接觸往來已經突破了地理藩籬,訊息傳播不但多元化,而且已經把朝發夕至轉換成同步接收。《海峽導報》記者不來台灣,依然可以採用其他方式對台灣發出訊息。陸委會的阻絕之舉,並不會產生實質作用,反而背負妨害自由的罵名,極為不智。政府設置陸委會的本意,是促進兩岸良性交流。可是陸委會現今的種種作為卻使兩岸漸行漸遠。

真正的統戰是無形的

中共確實對台進行統戰。統戰的方式不但多元,而且無形。從政治、軍事、科技、經濟、教育、文化,甚至娛樂等等多方面進行,無所不包。最低階的統戰,會讓人心生警惕,產生抗拒之心。嚴格說來,陸委會指稱的統戰,根本不叫統戰。因為既然被陸委會看破,就不會產生統戰效果。統戰可怕之處,在於能夠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思想與心態。中國大陸除了政治制度以外,在各方面真實的進步境況,就是最有效果的統戰工具。

本年1月10日,中國大陸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慧公司發布DeepSeek-R1模型聊天機器人程式,以低成本高效能的實力,震驚了全球人工智慧產業。據媒體報導,DeepSeek研究團隊的核心人物是一群年齡在30歲上下的年輕人。而台灣卻有大批的年輕人,盲從有心人士就政治議題走上街頭示威抗議。兩相對照,自然會使世人改變對中國大陸與台灣的觀感。

統戰手法進步

有學者撰文指出,中共不會停止對台統戰,且統戰手法也會與時俱進。因此,台灣除了要由政府部門主動落實由上至下的「反統戰」之外,也要由下至上強化反統戰及反滲透的社會韌性,此外也要與其他民主國家進行橫向合作因應中共的政治戰。中共就是利用台灣民主自由的環境,散布虛假訊息、宣傳統戰理念,以及透過複合性施壓製造內部矛盾及對立。表面看來,學者的觀點似乎面面俱到。但實際上卻陷於片面。因為台灣內部的對立,並不全然是中共宣傳統戰造成,而是政府施政令人不滿。

自立自強才能對抗統戰

民進黨政府執政以來,並沒有對社會做出具體貢獻,卻忙於政治鬥爭,以至於五缺問題未解,醫療體系告急,物價不斷上漲。除了起訴柯文哲,近期更因為國民黨與民眾黨籍立委在立法院居多數,而發動大罷免。如果政府施政無能,即使罷免成功,又能怎樣?

民進黨人與其指稱台灣有中共同路人,不如自我檢討:既然中共是邪惡政權,而台灣有民主選舉,有言論自由,為何卻有中共同路人呢?

民進黨政府應該把自己打造成大有為的政府,專注於國家社會建設,增強台灣的實力,使台灣人民免於匱乏、免於恐懼,從而凝聚堅強的向心力。這才是反制中共統戰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