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罷免戰三大黨越燒越旺 如何能有轉機?

醒報編輯部 2025/02/05 14:45 點閱 166 次
各地罷免團體3日上午前往中選會送件,大量的連署書擺放在中選會外,等著送上樓。(中央社)
各地罷免團體3日上午前往中選會送件,大量的連署書擺放在中選會外,等著送上樓。(中央社)

在世局緊張之際,翻開台灣政治新聞,十有八九是罷免新聞。台灣遺世而獨立,獨與世界潮流相逆,著實讓有識之士望之興嘆。台灣的罷免為什麼讓人憂心?因為它的範圍跟影響還在繼續擴大。

投入席次保衛戰

原本是藍綠兩大政黨的罷免對壘,現在第三大黨民眾黨也要加入,代理黨主席黃國昌也表態點名兩位民進黨立委,蓄勢待發要參與戰局。目前光是第一階段連署闖關送中選會的,預計就會有20名到30名立委。立法委員總席次不過113席,能被罷免的區域立委才79席,等於有將近半數的立委目前都在席次保衛戰,而且罷免要一路打到七月,接下來半年有多少立委有心有力參政?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沈柏洋直接點名黨中央秘書長林右昌,必須跳出來承擔罷免的大局,統整跟指揮各個發動罷免的公民團體。其實,當執政黨中央都跳下來參戰時,就等於是執政黨全力支持,戰況也就從各地方席次,變成了國家大戰
。民進黨應該考慮接下來半年立院如何運作,否則恐怕賴總統的第一任任期,會有將近一半陷在焦土作戰當中。

罷免戰場再擴大

罷免風潮也吹到網路世界,非黑即白、楚河漢界的選舉氛圍居然重現。知名的咖啡店不過是要求政治活動勿進入店內,居然也被網民發動出征,語帶威脅將罷免指為公民運動,痛批咖啡店站在民主對立面。

殊不知就算是公民運動也是政治活動之一,台灣公家機構或是商業店家,都有權利拒絕政治活動入內。曾幾何時,台灣已經沒有沉默的權利,只能在敵我之間擇一表態。這樣的民主,還有自由選擇的意涵嗎?

賴總統喊停罷免?

罷免本來就不是常態,現在要在選完一年隨即展開另一次對決,對於財政跟民眾來說都是勞民傷財。各個政黨不應該打著罷免即權利的旗號,硬是把例外變成常規,尤其適用舊制的當下,只要有25%的選區民眾支持罷免,對於立委就有很大的威脅。當立委紛紛回到選區固樁的當下,上次選舉他們出來擔任代議士的意義還存在嗎?

台灣選舉已然太多,更不該陷入一選再選、選後又罷,這樣的無限循環。而且接下來一年又馬上要縣市長選舉,個別縣市長候選人甚至已經開始參與罷免選區立委,因為立委是縣市長選舉中很重要的樁腳,只要能拿掉敵對勢力,讓自己屬意的人當選,對於選舉縣市長都有很大助力。但越是如此,局勢反而更亂,亂上加亂,市民何辜?

總統賴清德還是目前最有資格的調停者,是要繼續跟在野黨硬槓到底,還是退一步尋求朝野妥協,都存在賴總統一念之間。因為民進黨立院黨團已然全面開戰、烽火連天,黨團總召柯建銘一再強調,自己與賴總統默契十足,肯定會獲得黨中央支持。如果黨中央或總統持續噤聲,那只會讓外界更相信這波大罷免的確是出自賴總統指示。如果真要戰,那也罷,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又不斷呼籲朝野和諧,這種父子騎驢實在讓人霧裡看花,越看越花。

覆巢之下無完卵

在野黨既然也揚言全面反擊,自然也不會示弱。不過為了國家社稷,還是懇請在野黨隨時預留空間,保持與執政黨的溝通,如果要喊停也要能夠剎得住車。畢竟覆巢之下無完卵,真的發動罷免戰,在野黨也不可能全身而退,對政局更是毫無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