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有位朋友突然問我,還記得「青年十二守則」嗎?
如今的中小學教科書中,雖仍有公民與道德等等一類的課程,但已沒有教授「青年十二守則」了。不過上網查一下,馬上就有這些守則的內容,如果不去查,又還能記得多少?慚愧的是,我就只想起「助人為快樂之本」這一則而已。
「助人」仍有討論空間
但繼而一想,或許也用不著太慚愧吧,畢竟時代變了,而且已超過了一定歲數,離開青年已遠,對人生的看法與價值觀已然固定,或許就只剩下這個「助人為快樂之本」守則,不需要有年齡限制,仍然有可以討論的空間。
有人說,「人在公門好修行」,大意是當公務人員或當官,掌握權力,可以為民服務,幫助遭遇困難的民眾,有機會積很多功德。不過,雖然急公好義、苦民所苦的公務員不少,但辦事得過且過,甚至混水摸魚,不但不幫忙,不助人,還刁難人民的官僚,也不能說沒有。
幫忙反成圖利?
其所以如此,除了個人心態外,最重要的癥結是,台灣有一些法規已不合時宜,卻一直沒有修改,導致「幫忙」卻可能反而陷入「圖利」的泥淖中無法脫身,當然會大大減損「助人」的意願。
醫療從業人員,有能力(相當程度也是權力)進行診療,緩解病人的痛苦,基本上也是值得欣慰的事。問題是,醫療的過程變數很多,造成未能盡如人意,甚至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結果而引發糾紛,也所在多有,能期望獻身醫療業的人員,都始終能保持最初「真情洋溢、熱血澎湃」的狀態,恐怕有困難。
助人別惹禍上身
路上遇到事故,出手救援(助人),卻被誤會為「肇事者」的事件時有所聞。助人是快樂之本嗎?的確是的,但卻因為要加上必須注意不能「越幫越忙」或「惹禍上身」的但書,使得一條幾乎可謂是「普世價值」或「人間至理」的守則,蒙上陰影,真是無奈與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