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產保值」的傳統觀念下,購屋是多數民眾的夢想。不過,近年以來受到海外台商資金回流、超額儲蓄劇增及投資風險暈染,加上營造成本大幅上升影響,造成國內房價屢創新高,使得一般受薪階級在薪資陷入成長停滯的同時,卻又面對著房價不斷飆揚的雙重壓力,讓築巢安居的夢想,逐漸化為泡影。
面對國內房價持續飆揚之際,政府採取信用管制措施,雖稍挫房市交易,但似乎並未有效遏止房價上揚走勢。依據聯合徵信中心最新資料統計,先從民眾房貸平均授信額度來說,從2009年第四季的500萬元、2012年第二季600萬元、2014年第三季700萬元、2020年第三季800萬元、2023年第一季900萬元、2024年第二季突破千萬元,持續上升至第三季的1,042.5萬元。
購屋痛苦指數飆揚
從上述資料統計中似乎說明,民眾房貸壓力日益沉重,造成「購屋痛苦指數(房價所得比)」已飆揚至不容輕忽地步。依據內政部最新公布去年第2季房價所得比統計顯示,民眾購屋痛苦指數高達10.65。亦即家庭可支配所得不吃不喝需要10.65年始有能力買房,其中又以台北市的16.36倍為最高。
此外,若以民眾「房貸負擔占比(房貸所得比)」加以觀察,整體民眾平均房貸負擔占家庭可支配所得之比率達到46.02%,創下歷史新高。亦即在家庭可支配所得中,需要將其中的4成以上移挪繳納房貸,僅存不及6成作為日常生活消費,其中又以台北市的70.69%為最高。
社宅占比落後OECD
儘管政府從2010年4月起透過官民合作分享模式推動「合宜住宅」政策,提供公共閒置土地委託民間業者興建之後,採取低廉價格售給弱勢民眾,替代過去興建國民住宅政策,解決弱勢族群不易購屋困境。然而面對需求遠超過於供給之下,必須採取抽籤取得承購,在抽中後,除了獲致價差利得之外,俟禁售期間(例如五年)結束後轉售,此種「套利」模式,與過去國民住宅政策存在的問題如出一轍,而且與落實居住正義之理念背道而馳。
2016年5月之後,為避免重蹈過去國民住宅或合宜住宅政策之覆轍,政府推動「安心住宅計畫」在8年內興建20萬戶「社會住宅」,希望保障弱勢族群「安身」權益,卻又再度跳票,甚至將「包租代管」的住宅納入加以美化,仍然不及10萬戶。此一數量與OECD國家社會住宅占比,例如荷蘭34.1%、丹麥21.4%、英國16.7%,遑論新加坡八成之比較,顯然極為不足。
新青安難心安
至於2023年政府推動讓青年安心成家的「新青安購屋貸款計畫」,讓大批購屋需求的首購青年,在新青安貸款優惠利率下進入市場,雖晉身有殼階級;卻被批評為推波助瀾造成房市價量齊揚,讓青年背負沉重的房貸壓力,甚至被迫淪為房貸鍋牛,在痛苦指數及繳納房貸占比持續上升下,更加難讓青年心安。
在此同時,由於多數民眾認為購屋並非單純居住,而是包括投資性質,期待藉此累積財富。因此,無論從保護弱勢民眾及協助青年,或是就控制銀行風險及避免房市泡沫,我們肯定央行對銀行「減降」房貸的要求。亦即政府若要落實居住正義,與其宣稱沒有「限貸令」,不如從「供給面」提出有效抑制房價、更加完善的整體住宅政策,讓無殼民眾的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