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權委員會8日公布「兒少性侵害系統性訪查案專案報告」,呼籲各界加強性侵防治與調查獨立性。(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85/337/big/%E5%9C%8B%E5%AE%B6%E4%BA%BA%E6%AC%8A%E5%A7%94%E5%93%A1%E6%9C%838%E6%97%A5%E5%85%AC%E5%B8%83%E3%80%8C%E5%85%92%E5%B0%91%E6%80%A7%E4%BE%B5%E5%AE%B3%E7%B3%BB%E7%B5%B1%E6%80%A7%E8%A8%AA%E6%9F%A5%E6%A1%88%E5%B0%88%E6%A1%88%E5%A0%B1%E5%91%8A%E3%80%8D%EF%BC%8C%E5%91%BC%E7%B1%B2%E5%90%84%E7%95%8C%E5%8A%A0%E5%BC%B7%E6%80%A7%E4%BE%B5%E9%98%B2%E6%B2%BB%E8%88%87%E8%AA%BF%E6%9F%A5%E7%8D%A8%E7%AB%8B%E6%80%A7%E3%80%82%EF%BC%88Photo_by_%E5%91%82%E7%BF%94%E7%A6%BE%EF%BC%8F%E5%8F%B0%E7%81%A3%E9%86%92%E5%A0%B1%EF%BC%89.jpg?1736319588)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74件兒少性侵案中,僅有25件對外求助,多數因為後續影響不敢說,從親人、師長到朋友,要努力聆聽小孩的心聲!」國家人權委員會8日公布「兒少性侵害系統性訪查案專案報告」指出,從調查中發現多數是男性教職員或同學,利用權勢、社交關係等理由對被害人進行性侵。人權會呼籲外界避免譴責被害人,並強化調查的獨立性。
現場包括監察院副院長李鴻鈞、大法官朱富美與教育部長鄭英耀都與會響應。
法律與性別環境要加強
人權會副主委王幼玲歎說,台灣近年發生多起重大兒少性侵案,顯示兒少權利的保障仍有待改善。她強調,性侵案常有隱匿、未積極處理的狀況,近10年每年有8千到1萬人被性侵,其中有1半是未成年兒少,2023年被性侵兒少高達5155人,人權會希望更加保障兒少,因此啟動大規模訪查與撰寫報告。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坦言,近來包括台大醫院、麥當勞、去年的#Metoo運動等,都顯示相關法律與性別友善環境還要強化,雖然已經加嚴《性平三法》等相關法律修法,但從報告中仍發現,74個案件中,僅有25件在事後有求助,有許多甚至長大後才知道是性侵,或是擔心說出去的後果,所以不敢講。
國中小受害者多
「盼透過報告,讓國家與社會一起檢討性平!」主導調查的監察委員張菊芳指出,相當感謝這74位受害人(或是重要他者)願意接受訪問。她提到,其中有30人是小學、22人是國中受害、18人是高中,而加害者多為男性、教職員與同儕,師對生的性侵案,加害者透過恩威並施、情感操控或讓被害者陷入不利處境的方式,讓被害人不敢反抗。
另外,生對生的性侵案有21案,其中還有5案涉及多位加害人,透過友情、社交壓力讓受害者難以反抗,受害地點大多在校園,包括教室、廁所與隱密角落,校外則常見於公園、公廁或補習班。師對生的性侵案則是校內外的隱蔽空間,例如保健室、校史室,或是加害者的家中,讓被害人無從求助。
讓被害者勇敢開口
報告提醒,許多遭性侵個案因為誤認性侵害是處罰、遭到孤立、被掌握資源,還有擔心揭露後的後果而不敢說出來。因此呼籲成人須保持願意傾聽的態度、強化性平教育、加強性平案件處理人員知能避免二度傷害、增加校園性平人員與安置機構員工的支持機制,還有強化性平調查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