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世代差異,無論在公共領域或私人場域,人人皆有機會親身體驗,也流傳著一套看似說得通的既定印象。然而世代差異不僅是個人經歷,更是科學事實,經由量化與質性分析歸納出結論後,可應用在不同學術領域與實務上,涵蓋的面向極為廣泛,也是專業機構制定決策的重要指標。
作者珍‧特溫格把美國當今人口大致劃分為六個世代,藉由時間跨度近100年、樣本數高達3,900萬人的大型綜合統計分析,揭露六個世代的價值觀、集體心理狀態、共同面對的機會與困境,以及他們對未來的抉擇,進而預測出新世代的人類即將面對哪些發展與挑戰。
在印度和緬甸之間的孟加拉灣,有一座面積和曼哈頓差不多的島嶼,叫北森蒂納爾島(North Sentinel Island)。2018年,一名26歲的美國人買通漁民帶他登島,從此失去蹤影。
部落不願外人打擾
北森蒂納爾島的居民是目前最後一批與世隔絕的族群。過去幾百年來雖然不乏不速之客,包括1960到1990年代的一群人類學家,但部落已經用行動表明他們不願外人打擾。
每當船隻或直升機太過接近,族人一定以長矛和弓箭伺候,少數冒險闖入者無人生還,後來印度乾脆禁止船隻駛入該島方圓三哩之內。當地人雖然會取下船隻殘骸的金屬做武器,但缺乏現代科技,今日的生活方式很可能與兩百年前相去不遠。
因此,北森蒂納爾島的家長不必喝令孩子放下電玩去戶外走走,也不必煩惱家中的青少年沉迷TikTok。他們打獵、採集、生火煮食,而非以亞瑪遜生鮮宅配選購食物。
由於沒有避孕,島上的女子年紀輕輕就有了子女,生兒育女的年齡和她們的母親、祖母、曾祖母差不多。可以猜想北森蒂納爾島人的文化價值變化極小,群體生活遵循的很可能是祖先留下的同一套規則。
世代經驗截然不同
世上其他地方大多不是如此。新科技重新形塑了我們互動和休閒的方式,主流價值從嚴守規則變成表達自我和擁抱多元。我們不再需要服從嚴格規範,也不再受限於社會角色,和七十年前相比,我們越來越晚完成青春期和成年的人生大事。
如果1950年代的人乘著時光機來到現在,一定會對同性婚姻合法化震驚不已,要是再看到智慧型手機,恐怕會當場暈過去。
文化急速變遷,意味著今日的成長經驗截然不同於1950或1980年代,甚至不同於2000年代。這些變化帶來的影響是:一個人的行為、態度、價值觀和人格特質,有很大一部分是出生年代造成的。事實上,就性格形塑和態度養成而言,出生年代對你的影響比養育你的家庭還大。
出生年代造成的差異最容易被視為世代差異。「代」這個字傳統上是用來形容家庭關係,例如「三代同堂」指祖父母、父母、子女同住。但這個字現在更常用來指社會世代,亦即在大約同一段時期出生、在大致相同的文化中長大的人。
國家間的文化分歧
美國人目前由六個世代構成:沉默世代(Silents,1925–1945年生)、嬰兒潮世代(Boomers,1946–1964年生)、X世代(Generation X,1965–1979年生)、千禧世代(Millennials,1980–1994年生)、Z世代,又稱i世代(iGen)或Zoom世代(Zoomers)(Generation Z,1995–2012年生),以及2013年後出生、尚未命名的一代,我稱他們為兩極世代(Polars),行銷界則有人稱之為「阿法世代」(Alphas)。
世代差異不是美國獨有的現象,多數國家都有世代分歧,只是文化上的表現方式各有不同。沒多久以前,我們還很難判斷世代之間有沒有差異、差異又何在,連概括描述都不容易。不只一位權威人士批評相關研究,認為討論世代差異有時候和談星座沒什麼兩樣。
他們不無道理:許多談世代差異的文章和書一味暢談主觀觀察,卻缺乏客觀數據。還有一些調查只抽樣一小部分人,卻想做出宏大的結論。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臨,這些不足終於可以彌補。
你將在以下篇章看到許多綜合分析的結果,總共包括24個資料庫,樣本數達三千九百萬人——幾乎和美國人口最多的加州一樣多。有這麼多數據,我想我們可以比過去更了解世代差異。
世代差異的分辨
認識世代差異是重大課題,有助於我們了解家庭關係(為何女兒上了中學老是在講電話?為何爸媽就是不懂非二元性別是什麼?)、職場生態(為什麼年輕員工和我這麼不一樣?為什麼我老闆會那樣想?)、心理健康(哪個世代較容易感到憂鬱?為什麼?)、政治現象(每個世代年紀更長之後會怎麼投票?)、經濟政策(千禧世代真的比較拮据嗎?)、行銷策略(每個世代重視的是什麼?)、公共論述(為什麼較多年輕人對國家有負面觀感?在簽名檔註明自己的人稱代詞只是一時熱潮嗎?)等等。
關於世代差異,網路上有層出不窮的討論,而以上疑問只點出了一小部分原因。自1960年代以降,世代衝突從來沒有像今日一樣嚴重,從工作態度、取消文化到迷因「好了啦,老灰啊」(OK, Boomer),相關例子比比皆是。此時此刻,分辨哪些世代差異是事實、哪些分歧只是迷思,比以往更加重要。
歷史的獨特進路
探究世代的起伏變化也是了解歷史的獨特進路。人對戰爭、疫情、經濟衰退的經驗常常因年齡而不同。小孩子看到爸爸不出門上班或許只覺得開心,可是對失業在家的爸爸來說是糟糕透頂。
不過,歷史不只是一連串事件,也包括文化變遷以及與文化有關的一切,例如科技、態度、信仰、行為規範、多樣性、偏見、時間運用、教育、家庭規模、離婚。未婚同居在你祖母眼裡是「活在罪惡中」,但現在已被廣為接受。今日青少年的娛樂(滑Instagram),和他們爸媽青少年時的娛樂(和朋友開車兜風)非常不同。
世代差異也給我們機會一窺未來。社會十年後是什麼樣子?二十年後呢?由於某些特質和態度不會隨著年齡改變太多(或是朝可預期的方向改變),相關數據(尤其是年輕人的數據)能讓我們看見社會現在的模樣,以及將來的模樣。雖然人在一生中會不斷改變,但我們的基本世界觀往往在青少年時期便已定型,這讓年輕世代猶如水晶球,讓我們得以一窺未來。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
我從事學術工作已經超過三十年,整個職業生涯都在研究世代差異。一切開始於1992年寫學士論文的時候,我注意到一份常見的性格測驗在得分變化上很奇特:在自我肯定和獨立性上,1990年代大學女生的分數明顯高於1970年代的大學女生。但那裡是芝加哥大學,每個人都有點怪,所以我以為只是特例。
直到隔年看到密西根大學的結果也是如此(那裡的人正常多了),我才隱隱領悟這可能是更有系統性的變化。我在圖書館裡埋頭研究了幾個月,找出1973到1994年的98篇心理學研究,發現在自我肯定和獨立性上,大學女生為自己打的分數的確穩定提高——和那段時間女性職涯發展提升的趨勢完全相符。這是我對世代差異的第一份研究。
接下來幾年,我查遍書架上塵封的科學期刊,發掘人格特質、自我觀感和態度上的世代差異。2000年代中,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大型資料庫上線,凡是1960年代以後在美國各地對年輕人進行的大型研究,上網就能查詢。
在此同時,別的資料庫也一一上線,讓我們獲得更多觀察文化變遷的角度,例如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的幼兒姓名資料庫,以及Google為書中習慣用語建立的大型資料庫,兩者都能上溯到1800年代。
談論i世代報告
我看見年輕一代在自信、期望和對平等的態度上出現巨大轉變,在2006年寫了《Me世代》(Generation Me)談千禧世代;看見手機時代的青少年日益憂鬱、難以樂觀,我在2017年又出了一本談Z世代的書,叫《i世代報告》(iGen)。
但我去全國各地談《i世代報告》的時候,有主管、家長、大學教師問:「新科技不是影響我們每一個人嗎?」也有人好奇:「別的世代現在的想法不是也和以前不一樣了嗎?」這本書是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但願它也能答覆其他與沉默世代、嬰兒潮世代、X世代、千禧世代、Z世代、兩極世代有關的問題。(宇欽/輯)
《跨世代報告:從出生率到工作、政治、經濟、科技、心理健康,世代差異如何影響百年來的人類軌跡?》
作者:珍.特溫格
出版社:大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