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停看聽)高等教育有危機也有轉機

張瑞雄 2024/08/11 13:33 點閱 2314 次
台灣八月一日的私立大學關閉浪潮,引發了對高等教育未來的重大討論和擔憂,不解決恐怕將影響台灣未來的競爭力。(中央社)
台灣八月一日的私立大學關閉浪潮,引發了對高等教育未來的重大討論和擔憂,不解決恐怕將影響台灣未來的競爭力。(中央社)

台灣八月一日的私立大學關閉浪潮,引發了對高等教育未來的重大討論和擔憂,從出生率下降的影響到政府為解決該問題所採取的措施是否有效,高教的問題千絲萬縷,不好好討論解決恐怕將影響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人口下降的影響

台灣高等教育系統面臨的最緊急的問題之一是出生率下降,這一現像已經持續數十年。教育部預測2028年大學生一年級學生人數將降至15.7萬人,人口下降是多所私立大學關閉的主要原因。學生人數的減少導致教育機構過剩,其中許多是在1990年代台灣經歷重大教育改革時建立的。

當時政府鼓勵高等教育迅速擴張,這項政策導致了大學和學院的供過於求,加上學生數量減少,使得許多私立大學在經濟上難以持續運作。

政府的回應與批評

針對這些挑戰,教育部提出加強職業教育、增加留學生招生、鼓勵大學合併、控制總招生數等策略。政府還設立了「大學退場基金」,對大學退場給予財務上的幫忙,但這只是杯水車薪的金錢,對於大學退場所造成的社會問題完全沒有著墨。

儘管做出了這些努力,政府的反應仍面臨批評。例如將學生從關閉的大學轉移到附近院校的策略被描述為「弱轉弱」的解決方案,即學生被轉移到其他同樣陷入困境的學校,這種做法引起了人們對教育品質和接收學校長期生存能力的擔憂。

合併和自治的挑戰

另外政府鼓勵其他大學從關閉的學校聘請教師的激勵措施也成效有限,自從這項政策實施以來,只有十幾名失業的教師在其他大學找到了工作,凸顯了政府在解決失業教職人員面臨的就業挑戰幾乎幫不上忙。

合併大學也被提出作為解決供應過剩問題的解決方案,這個想法充滿了挑戰。合併需要仔細考慮相關大學的文化、學術計畫和財務健康狀況。還有大學自治的問題,這是台灣高等教育體系中一項珍貴的原則。許多大學對合併持謹慎態度,擔心傳統和歷史的消失與文化的融合問題。

社會經濟影響

大學關閉所產生的深遠影響超出了直接的教育領域,學生人數的下降影響了當地經濟,特別是在大學是經濟活動重要來源的地區。例如明道大學的關閉導致周邊商業區陷入低迷,說明了大學關閉所帶來的更廣泛的經濟影響。

此外大學不僅是學習中心,而且在社區認同和社會凝聚力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些機構的消失可能會導致一種文化的沒落消失,特別是在大學是社區生活焦點的小鎮。

展望未來:潛在的解決方案

應對台灣高等教育體系面臨的挑戰需要採取多方面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可以考慮的策略:
激勵創新和專業化:鼓勵大學發展獨特的專業化或專注於利基領域可以幫助它們在面臨人口挑戰的情況下吸引學生,這種方法需要政府經費的支持,以幫助大學轉型和創新。

加強國際化努力:擴大招收國際學生可能有助於減輕國內學生人數下降的影響。這不僅涉及將台灣宣傳為理想的學習目的地,還涉及改善支持國際學生的基礎設施,例如提供英語課程和提供全方面的學生服務。

學費自由化與投資

改革教育經費結構:重新檢視大學(尤其是私立大學)的財務模式可能有助於解決大學所面臨的一些財務壓力,這需要教育部的鬆綁,例如學費的自由化和允許大學投資理財。

終身學習和加強職業和回流教育:科技進步迅速,配合職場需求,辦理各種技能訓練的班別可以吸引社會人士的就讀。

台灣高等教育體系目前面臨的挑戰是更廣泛的人口趨勢和過去政策決定的後遺症,前進的道路充滿困難,但也蘊藏著創新改革的機會。教育部應該改變腦袋,捨棄傳統管制的思維,唯有大破大立,台灣的高教才可以重生,並建立起一個更具彈性和活力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