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無效醫療與明智選擇

施壽全 / 馬偕醫院醫師 2024/07/02 15:22 點閱 2112 次
無效或沒必要的處置或治療,不僅浪費資源,台灣也很早就把醫院有否制定一些「明智選擇」的政策,納為評估醫療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網路截圖)
無效或沒必要的處置或治療,不僅浪費資源,台灣也很早就把醫院有否制定一些「明智選擇」的政策,納為評估醫療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網路截圖)

美國內科醫學會在2012年發起「明智選擇運動」(Choosing Wisely Campaign),運動的主要目的是鼓勵醫界。找出效率低、根本無效或沒有必要的處置或治療,逐步或即刻停止執行。

這些需要「拋棄」的處置或治療,有許多是「常規項目」,所以大家就行禮如儀的執行,或許只求心安,並未完全確定是否對病人有益。

無效治療使患者痛苦

無效或沒必要的處置或治療,不僅浪費資源,也可能讓病人一再承受早該停止的痛苦,所以運動發起後,即刻獲得全球多國熱烈響應,台灣也很早就把醫院有否制定一些「明智選擇」的政策,納為評估醫療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舉例來說,入住加護病房的病人,天天常規要照胸部X光片,或每幾個小時就檢測一次電解質,或者所有住院病人,全都來一套12項生化檢查等等。這些現象如今已有改善,醫療人員開立醫囑,不能再如過往一樣照章行事,必需針對不同病人做不同「選擇」,才算「明智」。

對症下藥而非照章行事

有人說,品質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所以無論是為提升效率或減少浪費,「選擇」是必然之舉,問題是,為何是「choose wisely」,而不是「choose logically」(合邏輯的選擇)、「choose rationally or reasonably」(理性或合理的選擇)?

雖然醫學不容否認,是帶有部份藝術的成分,但它基本上就是一種「科學」,做什麼決定的根據,最可靠當然是所謂「實證」,但並非所有問題都能找到實證,只是任何問題無論輕重,都絕不會憑空發生,總是能分析其中的道理與邏輯,從而找到比較妥善的解決辦法,所以「選擇」,正確應該是要依據邏輯與道理。

真正的「明智」

明智的選擇,難道代表過去的選擇都是「愚笨」的嗎?並不盡然,但或許絕大多數醫師都是心高氣傲的,用詞沒有一點聳動或驚艷,要他們按部就班改善,可能他們不會心甘情願,所以就稱讚他們明智,可能動力比較大吧!

不過,公平來說,「明智」的說法,其實語氣中帶有「投機取巧」的意味,也不合邏輯與道理,但大家就這樣人云亦云,似乎也不太明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