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談治癒與清零

施壽全 / 醫師 2025/08/17 09:46 點閱 251 次

一般遣詞用,有普通與專業之分。但有些普通用詞,套用在專業上,也可能變成專業用語。比如說,hysterectomy(子宮切除術),若治療子宮癌,則除子宮切除外,也會把鄰近淋巴腺一起清乾淨,稱為radical hysterectomy (根治性子宮切除術),radical 普通字,也就擠身專業醫學之林了。

又如eradication(消除)也算普通詞,但例如對幽門桿菌,可採三或四合一藥物予以專業消除(eradication therapy)。

清零成任務

對於疾病,醫學上最高目標當然是根治,但要達此目標,稍早前又冒出一個清零(clear)的新詞。
Clear是普通用詞,但在警衛或軍事行動上,也可變成專用語。某武裝人員謹慎步入某個空間,迅速環視所有角落,若未發現可疑物品或人影,就會說「clear」告知同伴「安全」。醫學上一向很少用clear來形容疾病的處理狀況,但若說防疫視同作戰,則說clear也有道理。

新冠病毒從2019年底開始肆虐全球,所幸雖然條件十分匆迫,疫苗還是製造了出來,有人就喊出要設定「clear」,當成對抗病毒的任務。

病毒不會clear

然而,臨床經驗顯示,頑固刁鑽的病毒,仍可能再感染,打過疫苗者,只是感染了,
但進展成重症或死亡的機率,比未接種者低很多。所以許多國家的防疫政策,後來就改成加速疫苗施打,不再追求clear病毒。台灣當時算是少數堅持到最後,仍然很在乎「清零」的國家,只要有一兩個案例出現,眾人就感到恐慌。

但漸漸的,疫情終於趨緩,新冠也從第五類降階為第四類傳染病,但病毒感染依然存在,也證明「clear」似乎不可能。

治癒或清零只是理想

醫學上,與clear很接近的字還有cure(治癒),前者用於公衛,後者用在治療。但二十世紀初美國醫師Edward L. Trudeau就曾感慨說,醫療是「有時治癒(cure)、常常緩解(relief)、總是安撫(comfort)」,雖然現代科技已比從前進步很多,但這句話過了一世紀依然適用,要什麼病都完全治癒或清零都只是理想。
電腦軟體總是有蟲(bug)存在,需要經常更新,社會總是有壞人,世界總是有惡魔。姑息的說「和平共存」或許很鄉愿,但為要達到徹底的清零或治癒,我們將無法承受必須付出的慘痛代價。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