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當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大受歡迎之際,我曾經在此和大家介紹過幾部以自閉症為主人翁的著名電影,包括:《雨人》、《會計師》和《動畫人生》。
銀幕上自閉兒相當多
其實歷年來在大銀幕上出現過的自閉兒相當多,馬上要在臺灣上映的德國電影《56種喝采》(Weekend Rebels)就是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自閉症電影,描述一名中年父親帶著十歲的天才自閉兒,每逢周末便遠征一個德國的足球場看球賽,因為這位有諸多自訂規矩和生活潔癖的兒子,要親自從56個德國的足球俱樂部中找出一個他喜歡的足球隊來支持。
遠征過程充滿了各種艱辛與歡笑,將自閉兒家長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血淚表現得十分生動感人,對天文學和量子力學特別有興趣的自閉兒也非常有個性,看完電影後能讓觀眾對自閉症患者及其家屬增加更多同理心。
根據《56種喝采》的說法,「自閉兒」與正常人的存在比例大概是1:100,不可謂不高,因此我們實在有必要對自閉症問題增加更多了解。以下推薦幾部比較著名且好看的相關影片給大家參考。
比例大概是1:100
在華語電影之中,李連杰和文章主演的《海洋天堂》(2010)應是此類影片中最賣座的一部。本片故事描述一位罹患肝癌末期的父親,本想帶著自閉症的兒子一起投海自盡,計劃失敗後,他決定改變初衷,利用僅剩的幾個月時間為兒子舖排後路並訓練他自理生活,好好生存下去。北京電影學院老師薛曉路因執導本片而受到囑目,其後以《北京遇上西雅圖》爆紅。
《X+Y愛的方程式》(X+Y,2014)是BBC電影來臺灣製作的英語電影,靈感來自紀錄片《美麗青年心靈》,描述一名自閉少年因為對數學的熱忱而進入了英國數學國家隊,跟著團隊來到臺灣參加國際奧數競賽集訓,在臺灣遇到的人事物讓他放下心理包袱,試圖跟中國隊的女成員張梅一併解開「愛的方程式」。
各類自閉症劇情片
郭修篆執導的馬來西亞華語劇情片《光》(Guang,2018),講述一名自閉症的成年人,他在嘗試尋找工作的過程中開始收集玻璃容器,從而慢慢展露出他隱藏的音樂天賦。
印度巨星沙•魯克•罕主演的寶萊塢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2010),描述男主角是一位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印度人,成長過程中備受欺負。在母親過世後,可汗追隨弟弟移民到美國,因為穆斯林的姓氏「Khan」,在911悲劇發生後背負上「恐怖分子」的罪名而受到沉重打擊。他開始了一段關於「救贖」的漫長旅途,最終要在美國總統面前「正名」:「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本片拍得相當感人,男主角也演得出色。
也出現在動作類型片
最後推薦布魯斯威利主演的動作片《終極密碼戰》(Mercury Rising,1998),他在片中扮演一名被排斥的FBI探員,陰差陽錯保護了一名精通數學解碼的自閉症男孩,因為男孩無意中破解了美國間諜機構最高級別的密碼而遭到無情追殺。
本片是典型的動作類型片,拍得相當緊張刺激,自閉症男孩的人物設定使他跟布魯斯威利的搭檔關係顯得十分新鮮有趣,影片的風格也變得不那麼類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