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者之路:亞裔女性部長第一人趙小蘭傳》

醒報編輯 2024/06/24 21:32 點閱 175 次

趙小蘭在8歲時才隨母親移民美國與父親一家團聚,在本書中回憶了她剛到美國時,華裔家庭的艱辛: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經濟拮据……這個認真勤懇的小女孩,唯靠父母無限的愛與付出,融入幾乎沒有亞洲面孔的校園。

從零開始學英文,到能在學校參與競選幹部,並藉優秀的在校成績與表現,進入美國銀行歷練。

一次徵求「白宮學者」的機會,趙小蘭再次把握機會、脫穎而出——在商場歷練的經驗讓她對公部門單位的營運模式充滿好奇,她有機會進到白宮實習,再次以她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受到雷根政府與小布希政府官員的青睞,陸續接掌和平工作團團長、勞動部長。

書中,期間她也回憶了如何救美國聯合勸募於狂瀾,讓身陷醜聞的美國聯合勸募重新回到正軌。

全球交融的時代,誰說一個人只能有單一文化認同呢?

一月三十一日,正值華府隆冬時節。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在寒風中肅然矗立,作為華府地區最高的建築物(五五五英尺),俯視全景,面前的國家廣場在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倒影池的映襯下,更顯靜謐莊嚴,宏偉疏闊。

下午四點左右,趙小蘭的座車緩緩駛入白宮。美國參議院已確認通過了趙小蘭二度入閣的任命,這位即將履新的運輸部長,將由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見證宣誓就職。一如既往,趙小蘭將在父親趙錫成博士和家人的陪伴下完成宣誓儀式。

二度入閣書寫歷史

睽違八年再度踏足白宮,趙小蘭心中百感交集,難以言喻。一切都是那麼熟悉。當年,她以美國史上第一位亞裔女性部長的身分,光榮地進入小布希(Bush Junior)總統內閣擔任勞工部長。如今,她又一次書寫歷史,首次二度入閣,史無前例。

得以再度奉公為國,趙小蘭深感榮幸。讓她尤為快樂又感恩的是父親和家人能夠一同參加她的就職典禮。父母劬勞,含辛茹苦為自己和妹妹們奠下了基礎,才使得她們能有今日的成就。父母家人,是趙小蘭砥礪奮進的源頭活水。一家人歡天喜地,再次分享喜悅。

唯一的遺憾,就是十六年前此時此地,猶見母親朱木蘭的身影。一同參與女兒的重要時刻。當時剛檢查出淋巴癌的朱木蘭強撐病體,面上卻絲毫不見病容,喜樂盈面手捧《聖經》,見證女兒的第一次入閣宣誓。當時趙家未及開枝散葉,幺女趙安吉尚未成婚,孫輩也並不多。然而這一次,母親已不在他們身旁。儘管母親於二○○七年八月二日息勞歸主,她仍然在他們身旁,也一直在他們心上。

獲副總統高度讚揚

趙小蘭在新政府班子工作人員的簇擁下,移步前往舉行宣誓典禮的副總統辦公室。她邁著堅定、自信的步伐,一路上頻頻向每個人招手問候,來到典禮場所隔壁的房間等待正式開始。來到表定時間,趙小蘭和彭斯邁步踏入副總統辦公室,她將在這裡正式宣誓成為運輸部長。

時任副總統彭斯在主持宣誓儀式時,高度讚揚趙小蘭:

「小蘭,對你來說,今天是一個熟悉的日子,你已經在多個職位上為國奉公盡責,最為人稱道的當然是你在喬治.沃克.布希(George Walker Bush)總統治下擔任勞工部長的八年,可謂政績卓著,賢名遠揚,有口皆碑,是為勞工部史上最重要的任命之一。在此之前,你還擔任過運輸部副部長,如今,你將帶著豐富的施政經驗領導此一部會(運輸部)。我知道總統(川普)對你挺身而出為國奉獻的精神甚感敬佩。你的領導才能與豐富經驗必使您履任順利,正得其所。」

趙小蘭的父親趙錫成博士,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手持《聖經》,趙小蘭左手輕放其上,舉起右手,在副總統彭斯的領誓下,莊嚴宣誓。

自此,趙小蘭正式成為美國第十八任聯邦運輸部長,下轄逾五萬五千名員工及兩萬名約聘員工,肩負著每年八百八十億美元預算的重任。趙小蘭職責所在,需要與各州、地方政府合作,維護公路、橋梁、鐵路、航空、城市交通、商業太空等國家交通基礎設施。

移民小女孩的故事

趙小蘭,一個在台灣出生、來到美國時一句英文也不會的移民小女孩,是如何一步一步,在史書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成為美國建國以來首位接受任命為總統內閣成員的亞裔女性?

作為先驅者、開創者,趙小蘭打破了數不清的障礙,有形或無形的天花板,闖出了一條前無古人的路,為亞裔美國人,甚至可說是全體美國人,打開了無窮的機會之窗。畢生致力於公共服務的趙小蘭,以孜孜勤勉、日日不怠的努力,以勇闖無人境、敢換新天地的魄力,實質提升了亞裔美國人在美國主流社會、乃至全球社會的認可與地位。

這個小女孩的故事,不能不從她傳奇的父母趙錫成與朱木蘭開始說起。趙錫成出生於上海郊區一個僅有八戶人家的小村落,朱木蘭則是大家閨秀,朱父更是鄉里知名的進步有識之士,既富庶一方,又兼書香門第。兩人的出身原本相差懸殊,然而命運難料,當時的中國兵燹連天,戰亂頻仍,因緣際會牽起了趙錫成與朱木蘭的烽火姻緣。

趙錫成的父親趙以仁先生畢生致力於改善農村教育,母親許月琴女士是樸實的務農主婦,勤懇勞作與父親掌管家庭。在父母親的辛勤養育下,趙錫成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獎學金,方得以完成學業。

朱木蘭的家世背景

朱木蘭家世顯赫且思想進步開明,視族中女子教育與男子相同,因此朱木蘭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後來就讀於由傳教士創辦的南京明德女子中學。動亂時代,朱木蘭的家人從安徽搬到上海嘉定,朱木蘭也轉學至嘉定一中,一時間,這位從首府南京來的美麗少女成為學校內外的關注焦點。

一九四九年初,趙錫成剛好回母校嘉定一中探望。風度翩翩的趙錫成,亦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同為「明星」的兩人,在好友介紹下順理成章地結識。朱木蘭優雅美麗,趙錫成一見鍾情。但他知道自己須以學業為重,且自認兩人出身相差懸殊,並不門當戶對。

然而,命運的紅線在此刻已悄然糾纏。一九四九年,世局風雲驟轉,王旗變換。按學業規劃,趙錫成需登船實習,才能拿到海員證與畢業證。登船前,以仁先生特地來為夫妻深深掛念的家中獨子送行。風雨飄搖之際,父子執手念念,本想著再會可期,誰料此去竟是訣別。

五月,上海已在共產黨控制之下,沿海港口均已封鎖,趙錫成工作的船隻無法靠岸,只得隨船去往台灣。登台之際,除了思念父母,趙錫成也忍不住想起有數面之緣的窈窕淑女:多虧朱木蘭的家世背景,或許已隨國軍遷台了吧! 不過,此刻台灣百廢待舉,趙錫成也需先自謀生路,安頓下來。

尋覓佳人的熱望

皇天不負苦心人。不久,趙錫成不僅成功找到工作,還直接連跳五級,從學員晉升為二副。危機中往往蘊藏時機,亂世裡的趙錫成憑藉他的真誠、誠實、認真又勤勉的個性與才幹,很快得到雇主賞識。逐漸站穩了腳跟以後,趙錫成開始在船隻返港時,利用業餘時間四處訪探台灣各地的高中,想著木蘭如若來台,必然會繼續她的高中學業,從各高中探聽總好過人海茫茫裡撈針。

皇天亦不負有心人,柳暗花明。一年後,機緣巧合下,趙錫成竟然在親叔以忠先生家所訂的報紙上,瞥見朱木蘭的名字赫然列於某高中畢業生名單上;實在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老天爺回應了趙錫成尋覓佳人的熱望。終於見到木蘭的那一刻,趙錫成驚喜交加,而朱木蘭亦朱顏微赧,含羞帶笑,兩兩相望,一切盡在不言中。

取得狀元船長佳績

趙錫成用行動獲得了朱木蘭父母的認可。只要船程返港基隆,趙錫成必定趕回台北與木蘭團聚。在那個物資貧乏的時代,擔任海員的趙錫成也算是捧著金飯碗,而他總是會用辛苦攢下的工資請朱木蘭到台北各家餐廳,一天吃滿三頓美味的外食。後來,花好月圓的一天,趙錫成向朱木蘭求婚:「我愛你,我發誓我會一生一世都愛你。」有情人終於修成正果。

基隆成為新婚燕爾的趙錫成與朱木蘭的第一個家。有朱木蘭作賢內助,趙錫成夫婦同心,開始為小家庭一齊努力打造未來。跑船辛勞,趙錫成出海一趟總是至少一個多月,夫妻倆不得不忍受相思之苦。

為了給妻兒打造更好的生活,也為了事業更上層樓,二十九歲時,趙錫成考取船長考試狀元,打破歷來考試紀錄,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遠洋船長。也正因取得了狀元船長的佳績,趙錫成才得以在戒嚴時期,榮獲選派出國進修的深造資格。

孤身赴美的鬥志

人人嚮往的美國。由於人生地不熟,夫妻倆商定由趙錫成先行赴美,以為妻女鋪好前路。與其說這個決定大膽,不如說是不得不然,兩人對未來並沒有明確的頭緒,誰也不知道此去需要多久才能團聚。然而朱木蘭有著堅毅樂觀、目光長遠的特質,是她的鼎力支持,讓趙錫成有了孤身赴美的鬥志。

異國他鄉,奮鬥談何容易?雪上加霜的是,在此期間,趙錫成接到了父親英年早逝的噩耗,一度當街暈了過去……辛酸苦辣,冷暖自知。然而,妻子木蘭堅定的信念撐住了趙錫成,夫婦倆靠著頻繁通信,片紙隻字傳遞小家庭的歡樂:小蘭又得獎了、登報了;小琴長高了;小美悄悄來到媽媽身邊了……種種樂事和木蘭的鼓勵,成為趙錫成奮進的精神支柱。

及至朱木蘭來美時,她帶著小蘭、小琴、小美三位年幼的女兒,但她從容又淡定,帶著女兒們終於順利與趙錫成團聚。這個年輕的新移民家庭,面對一時的經濟拮据,絲毫不改其樂。

克服挑戰與困境

最初,木蘭和女兒們並不會說英文,也沒有遠親近鄰可求助諮詢,更不熟悉美國的世情民意、風俗文化,連食物口味都不習慣。彷彿淡水魚游進了鹹水裡,回望故鄉,唯有關山路遠。

然而,面臨如此挑戰與困境,他們不僅克難解困,還逐漸如魚得水、應對自如,在美國這片充滿生機與無限可能的土壤上繁榮發展,譜寫了無數超乎想像的傳奇史詩。

究竟有何訣竅心法,使趙家得以實現如此成就?趙小蘭何以行至今日?從平凡出身,到走進哈佛,再位極人臣、二度入閣,書寫歷史。趙小蘭是先鋒,是開創者,是亞裔美國人乃至所有美國人的楷模。我們希望透過分享趙小蘭的故事和她的心路歷程,激勵更多後進,去開創屬於自己的輝煌,去為人類做出更多貢獻!(宇欽/輯)

《開創者之路:亞裔女性部長第一人趙小蘭傳》
作者:傅士玲、周慧玲
出版社: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