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學錯了》

醒報編輯 2024/06/18 19:09 點閱 836 次

為何學習新事物如此困難?常常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心力,最終成果卻不成正比。忘掉你原以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吧!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美國最強學習導師」丹尼爾‧威靈漢向500名教師發表演講,意識到原來學生們都在用錯誤的方法學習。經過二十年的科學研究,他總結出了這套革命性學習指南,針對14種常見的學習困境對症下藥,讓所有學習者用94招克服挫折、享受學習樂趣。

當你開始上幼稚園的時候,你的老師和父母並不會期待你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沒有哪個爸媽會對五歲的孩子說:「你的老師告訴我,你在學習顏色的時候並沒有做出最大的努力。老師還說,你在蓋手指畫的時候並沒有全力以赴。既然你自己不用心,我真搞不懂我幹嘛繼續幫你付幼稚園的學費!」

在這個階段,創造一個讓你能學到東西的環境,是你的老師的責任。但在你十幾歲的時候,學校的形式改變了,你開始必須為自己的學習承擔更大的責任。

成為獨立的學習者

老師課堂時,你記筆記;在家裡,你複習課本、完成作業、為考試做準備。這種課堂形式意味著你的教師期望你知道如何:一、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計畫你的日程安排。二、靠自己讀懂困難的內容。

  1.避免拖延。
  2.熟記內容。
  3.避免分心。
  4.判斷自己是否已經做足了準備。
  5.在考試中展示自己所學到的。
  6.處理像焦慮這類會干擾學習的情緒。

如果你沒做好這些事情,那是你的問題,不是老師的問題。簡而言之,你應該是個獨立的學習者。

然而,你的大腦並沒有附帶使用說明書。獨立學習需要各式各樣的技能,而你需要有人教你,但你八成沒遇到人任何人告訴你。諸多針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學生都是靠自己制訂如何學習、避免拖延等策略,但他們想出來的策略通常都不是很理想。

這就是為什麼我寫了這本書。它是大腦的使用說明書,可以讓你充分發揮大腦的學習潛力,進而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

不幫助人的博士生

我當年攻讀博士的主要動機,不是「幫助人們學習」這種利他主義的心願,而是「想成為教授」這種自私的願望,因為我相信「教授沒有老闆」(事實證明,教授其實也有老闆,不過我在這方面算是有點幸運)。我懷著「讓我們看看這會怎麼發展」的態度進入心理學的博士班,這真的是非常愚蠢的計畫。

但我很幸運。我發現自己著迷於人類的思想,尤其是人類如何學習。我滿懷熱忱地完成了博士班,並幸運地找到了一份在大學教書的工作。我的研究是關於記憶,但它相當具技術性,與日常生活無關。

你可能聽過一個笑話;有個人取得了博士學位,他的母親向他的朋友們解釋:「我兒子是個博士,但不是能幫助人的那種。」我是一名學習研究員,但不是能幫助你學習的那種。

一場教學演講邀約

這種日子就這樣持續了大約十年。有一天,我接到一位陌生人的電話,邀請我去納什維爾市、在五百位教師面前演講。我禮貌地指出,我對教學一無所知,因為我是「沒辦法幫助人」的那種研究員。他說:「當然,這我們知道。我們只是認為教師們會覺得這很有意思。」我感到困惑但受寵若驚,於是說:「好,我答應。」

六個月後,準備寫演講稿的時候,我驚慌失措。教師們一定知道孩子是如何學習;我能說些什麼讓他們感到耳目一新?我考慮過放棄,但我知道現在已經來不及請主辦單位另外找個人取代我。

我拼湊出五十分鐘的演講稿,從我給大二學生講授的認知(cognition)入門課程裡抓出一些概念。我非常確定這次演講會失敗,所以我在開始演講前的半小時拜託我的妻子不要出席(他也是教師,被我拖去納什維爾參加我這輩子第一次關於教學的演講)。

但讓我非常驚訝的是,我的演講取得了成功。在座的教師們事先並不了解我所說的內容,儘管它涵蓋了關於「學習」的入門知識。此外,他們認為我講述的內容並不抽象,而是在課堂上有實用性。

改變職業生涯方向

我的職業生涯因此改變了方向。我認為教師們可以從「了解科學家在人類如何思考和學習這方面有何發現」之中獲益,因此我開始撰寫文章和書籍來解釋這一切。

我也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資訊應用到我自己的學生身上。我在認知入門課程中加入了「如何學習」的主題。學生們回饋這有幫助,但他們的成績變化不大。我一直專注於「如何牢記資訊」的有效方法,所以我猜想,一定是學習的其他方面也導致了問題。

診斷學生的學習問題

當學生來我辦公室求助時,我開始詢問更多關於他們的學習習慣和策略等問題。我請他們在會面時拿出課本和筆記本,好讓我們討論他們是如何閱讀和做筆記。

我的發現是,我的學生們是出於很多原因而陷入困境,不僅僅是因為糟糕的記憶策略。有些人不知道如何理解複雜的章節內容,有些人習慣拖延,有些人聽不懂課堂,有些人在考試時驚慌失措……等等。

大約一年後,我覺得我已經非常擅長診斷任何一個特定學生的問題所在。但我並不擅長讓學生改變他們的學習方式,而且說真的,我覺得這很奇怪。他們來找我,是因為他們發現事情進展得不順利。為什麼不試試我的建議呢?

為何對記憶有興趣

我是在無意間解開了這個謎題。有個學生問我為什麼對記憶產生興趣,我想起我在研究所上過的一門課。「我當時對記憶的『怪異性』感到非常震驚,」我對學生說:「我原本以為的很多東西都不是事實。」這句話從我嘴裡說出來的時候,我意識到,我所提供的學習建議聽在我的學生耳中可能是多麼奇怪。

例如,「想學習」對學習本身沒有直接影響。一般人會記住並沒有「嘗試去記」的東西。例如,你應該能告訴我哈利王子有沒有結婚、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做錯了什麼,或是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有沒有在《阿甘正傳》(Forrest Gump)裡領銜演出。

你並沒有為了記住這些東西而讀書,只是單純地接觸到這些訊息,它們卻一直留在你的腦海裡。我還是個大學生的時候,花了很多時間瘋狂地試著把新知識塞進我的腦海;被告知「學習欲」這件事並不重要,真的很奇怪。

不能保證學習成效

另一項令我錯愕的發現是:「重複」(repetition)雖然通常有助於學習,但並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例如,你知道一美元鈔票上面寫著什麼嗎?鈔票背面有一隻老鷹,牠的頭上出現了什麼?你一輩子可能閱「鈔」無數,既然重複看過鈔票那麼多次,你大概以為你一定知道鈔票長什麼樣子。

所以我開始問我的學生們:「請老實告訴我,你們有沒有嘗試過我建議的任何策略?」他們大多都說有,但只試了一次。問題不在於這些策略聽起來很怪,而在於他們在執行這些策略時感覺無效。

這我能理解,因為學習在這方面就像健身。如果你想增加做伏地挺身的次數,你是可以練習做伏地挺身,但更好的方式是練習「高難度的伏地挺身」,比如猛然把上半身撐到半空中、同時拍手的那種。由於你沒辦法做很多下,所以感覺適得其反。

智勝大腦的心理鍛鍊

「這真的很蠢。我想嘗試做很多下伏地挺身,但我只能做幾下而已!」你必須記住:從長遠來看,更大的挑戰會讓你變得更強大。相較之下,如果你跪著練習伏地挺身,會感覺事情進展順利,因為你能迅速做很多下,但這顯然是一種不太有效的練習。

你在試著學習時,你的大腦會叫你做出相當於跪姿伏地挺身的心理運作。你的大腦會鼓勵你去做那些讓你感覺很輕鬆的事,而且感覺它們會帶來成功。這就是為什麼我的學生們,在任由他們自己選擇時,會選擇同樣無效的學習策略。智勝你的大腦,意味著做一些感覺更難,但從長遠來看會帶來最大好處的心理鍛鍊。

基本任務的次組件

大部分的學校教育——從十二歲左右開始,一直到大學後的教育,例如醫學院或法學院——都有著相同的形式:你透過聽課和自學來學習;你透過考試來展示你的學習成果。學校教育當然不僅如此(例如,有時你必須寫論文),但這三項任務——聽課、讀書、考試——構成了學生大部分的工作。因此我在這本書中主要就是針對這三項任務。

當然,這些基本任務都有各自的「次組件」(subcomponents)。例如,為考試而讀書,這不僅是要記住東西,也需要有好的筆記可以複習,還有在你的日程表中安排學習時間……等等。

這本書的每一章,都會引導你如何在其中某個過程中取得成功。你可以根據你想提高學習的哪些方面來決定閱讀哪些章節。你不必按章節順序閱讀或閱讀所有章節。而且我並不指望你使用某一章中所有的技巧。

我提供了一大堆技巧,好讓你能選擇哪些吸引你;如果它不起作用,就試試另一個。但請不要因為你覺得某個策略聽起來似乎行不通就拒絕它。請記住,許多技巧聽起來會很好笑,而且聽起來可能會讓你覺得根本沒用!

記憶力是一個工具

請用成果來判斷某個方法是否有效,而不是它在做起來的時候是什麼感覺。而教師可能會發現這些針對學生的建議很有用,不過每一章的結尾另有一個段落,會講述教師如何在課堂上使用相同的原則。

你的記憶力是一個工具,而這本書是讓你成為獨立學習者的操作手冊。我不能保證我會讓學習完全不費力,那並不是大腦的運作方式,而如果有人告訴你可以毫不費力的學習……那麼,他們在你身邊的時候,你最好看緊你的錢包。

我能承諾的,是更高的效率。我將向你展示,如何改變你的學習方式,以便你能獨立學習,好讓你付出的努力帶來更大的影響。你將學得更快,學到的內容會記得更久。你需要做的,就是稍微了解一下你的大腦是如何運作——以及哪些東西是它的絆腳石,而你便能智勝它。(宇欽/輯)

《你可能學錯了》
作者:丹尼爾.威靈漢
出版社: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