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擊造成飛機失事 雷達偵測成解方

簡嘉佑 2024/06/17 17:15 點閱 2086 次
根據統計,30年來與飛機相撞的鳥擊事件已造成數百人身亡。(Photo by Simon Wood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根據統計,30年來與飛機相撞的鳥擊事件已造成數百人身亡。(Photo by Simon Wood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翱翔的鳥類竟成為飛機的殺手!根據統計,30年來與飛機相撞的鳥擊事件已造成數百人身亡,從2013年到2018年的資料來看,造成航空業的損失更高達3.4億美金,為了減少鳥擊事件,機場目前正透過雷達檢測和驅趕鳥類等方式來預防。

鳥類曾造成墜機

半島電視台》報導,「鳥擊」是鳥類與飛行中的飛機、火車或汽車等交通工具發生碰撞,造成意外的事故。隨著都市發展,人類活動空間與野生動物棲息地愈來愈接近,如新孟買國際機場預計於2032年竣工,相當靠近兩個鳥類保護區與候鳥遷徙地區。

印度快報》報導,上述狀況也導致鳥擊事件發生的風險升高,阿聯酋航空波音777的飛機就曾在印度起飛時,與鳥類相撞,造成數十隻紅鶴死亡,更造成機身受損。根據安聯全球企業保險公司分析指出,從2013年到2018年,鳥擊造成飛機損失已高達3.4億美金。

偵測預防鳥擊事故

在遷徙季節,許多候鳥會成群飛行,並橫跨不同國家,牠們的飛行途徑可能與航道交錯,提升飛機事故的風險。過去就有飛機因為鳥類撞擊引擎,造成墜機事故的紀錄,過去31年來,鳥擊更造成全球292人死亡。

針對鳥擊事故的預防,機場管理人員可以透過雷達系統偵測鳥類,並提醒飛行員改變路線,並採用聲音或強光等方式來驅趕鳥類遠離機場,減少事故發生的機會。

環保團體則主張為鳥類建立「遷徙走廊」,確保鳥類共同的遷徙路線與遷徙地,並在途中提供食物、水和休息區等必要資源,並幫助維持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