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京都》

醒報編輯 2024/06/17 19:09 點閱 704 次

享受沒有旅人的古都,無人知曉的療癒京都大人旅行。柏井壽最新力作,無私分享旅遊指南從未踏足的隱藏版私房清單,巧妙錯開擁擠人潮,悠閒探訪熱門景點。京都,不是一座排外的城市,而是一座溫暖接納旅人,溫柔包容的城市。適合京都的不是「喧囂」,是「靜謐」。

拜疫情所賜,京都恢復了往日的「靜謐」,然而這場大流行終有結束的一天。京都重回過去的「喧囂」,或許只是遲早的事。既然如此,不如來場邂逅「靜・京都」的療癒大人之旅吧!

由土生土長的京都人,作家柏井壽,為各位帶路,盡情享受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私密景點、年度例行活動、文化,還有美味的餐廳與店家。

【推薦序】
這樣挺好的啊──讀柏井壽《靜.京都》
◎凌性傑(作家)

朋友常問我,為什麼又去京都?我也總是反問,為什麼不是京都?喜歡京都需要什麼理由嗎?京都對我而言,是個巨大的能量場,是那種只要一想到就會讓人暗自微笑的地方。去京都不太需要行程表,認真地吃飯、洗澡、睡覺,好好地作夢,即是最愜意的安排。當然也有失心瘋的時候,為了造訪電影《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的拍攝景點,整天走路走到把腳後跟磨破。

然而,疫情蔓延三年,無法穿越國境,漫遊京都遂成想不得的事。無法去到現場,只好反覆讀著柏井壽的京都書寫,用閱讀經驗打造一個心靈的現場。這本《靜.京都》反映疫情的影響,還給京都一個本來面目。幾乎沒有外國遊客的三年,古都少了人聲喧擾,更顯得安靜優雅。

說來弔詭,這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京都,但當我重返京都之際,市區已經漸漸嘈雜起來了。這也無妨,喜歡找安靜的人感官知覺特別靈敏,總能去到清幽舒心的角落,隔著窗玻璃看旅遊熱點,人潮洶湧也成為風景的一部分。擁擠的人有他們的天堂,蕭疏的人有各自的樂園,誰也不妨礙誰,這是我喜歡的京都味。

柏井壽的京都書寫

旅行前,我常把幾個作家的京都書寫影印下來,裁切重要段落,黏貼在旅遊筆記簿上,像是帶著隨身的顧問。柏井壽、鷲田清一、韓良露、舒國治、李清志、蘇枕書、庫索的文章,就這麼陪伴著我一起旅行—賞花、看書、散步、吃飯、喝咖啡、進寺院,聽鴨川的流水聲。

柏井壽的筆觸輕快幽默,是很會聊天的那種,讀他的文章我總想到遊台南必備的王浩一。京都在地感是什麼,柏井壽都知道。甚至,我被他的書寫鼓舞,在自己的家鄉高雄選個旅館住一晚,也是挺有趣的事。長年在京都生活的柏井壽,曾經介紹他住過的幾間旅館,我真想把這些京都旅館統統訂起來,也真想把我回高雄住過的旅館介紹給大家。

京都的用字遣詞

《靜.京都》跟我們聊的,無非是吃飯、遊逛、睡覺,以及這個城市帶給我們的感覺與想法。「漫步靜謐京都」、「探訪靜謐的神社佛閣」這兩章,以獨特眼光省視世俗或神聖的空間,在談論空間時一併交代時間(歷史掌故),連帶提及疫情造成的心理變化、景觀殊異。

「摸清京都人的真正心思—京都的用字遣詞」、「品嘗靜.京都」這兩章,最能凸顯京都的氣味與精神。聽京都人說話,重要的往往是沒說出來的那個部分,柏井壽把這些「言外之意」毫不保留地說了出來,很會教人怎麼讀空氣(辨識氛圍)。如果去京都不知道吃什麼,「品嘗靜.京都」羅列的清單已經夠用了。

這樣挺好的啊

受到柏井壽此書影響,我近來把「這樣挺好的啊」當作口頭禪,藉此想像自己置身京都。不管遇到怎樣的事,要我勉強表達意見,我只能含蓄低調地說「這樣挺好的啊」。柏井壽提到,京都人常把「挺好的啊」掛在嘴上,然而說話的人究竟心裡怎麼想,不看現場氣氛真的無法得知(我心頭一驚,感受到現場氣氛仍無法得知對方心意不是更窘!)。

「挺好的」到底好在哪裡,終究還是讓人一頭霧水。想起疫情前某年獨遊,過海關被開行李箱仔細檢查,海關人員本來一臉嚴肅,翻遍我的行李箱夾層(包括私密衣物)。精裝布面繡字的川端康成《古都》從內褲堆裡露出頭來,我急忙解釋,是這本書帶我來旅行的。海關人員嘴角掩飾不住一絲笑意,於是揮揮手讓我通關。不管這位海關人員是不是京都人,我想,這樣挺好的。

也喜歡柏井壽說的:「依依不捨是京都的一種習慣。」意思是說,京都人送客的方式充滿餘韻,每一次的相聚都留戀珍惜,因而發展出道別的諸多儀式,要目送對方直到他消失在視線範圍為止。

二○二三年二月,重返高瀨川旁一間熟悉的京料理(慶幸這家餐廳挺過疫情沒有倒閉),酒酣耳熱結完帳正要出門的時候,高壯主廚前來相送,他說認得我,三年前也是坐在同一個位置吃飯。來這家店超過七次,這是我第一次跟主廚說上話。我們在門口合照,互相加了IG。主廚九十度鞠躬目送,我用背影告訴他,下次見,這樣挺好的啊。

這樣挺好的啊!但願跟疫情有關的烏雲已經被風吹散,而柏井壽永遠那麼暖,那麼慷慨地把京都送到我們眼前。

【前言】

動盪而紛擾的時代

自從日本變更年號為令和後,京都就進入到一個動盪而紛擾的時代。動盪當然不只發生在京都,日本各地,甚至全世界都正輪番上演,彷彿在搭雲霄飛車似的,才覺得急速向上攀升,又突然如墜入萬丈深淵般俯衝而下。

年號令和始於二○一九年五月,幾個月之後的秋天,整個京都遊人如織,觀光客的人數更是一路攀至巔峰。櫻色滿溢的春天跟紅葉層層的秋天都是京都最熱鬧的旅遊旺季。歷經從昭和到平成的時代變遷,想一睹京都紅葉美景的人愈來愈多。如今回想起來,賞紅葉的巔峰應該是落在令和元年。

當時我人正窩在每次閉關趕稿都一定會住的飯店裡,整天關在房間裡寫稿,從房間的窗戶望出去,好幾座巨型起重機高聳入雲的畫面映入眼簾。這些工地機具大部分是用來蓋新飯店的。

鬧哄哄的京都城市

「京都的飯店根本就不夠用!」整個京都上從為了吸引觀光客不遺餘力的地方政府,下至觀光業者口徑一致地高聲吶喊,而日本國內外連鎖飯店集團也像在回應他們的召喚似的,紛紛進軍京都插旗展店。四面八方傳來的震天價響的機具聲,哪來的什麼感受古都風情。外加觀光客在京都的大街小巷放聲喧譁。令和元年的京都秋天,整座城市都鬧哄哄的。

由於蓋飯店的進度遠趕不上觀光客到訪的速度,簡單的住宿設施「民泊」也剛好是從那時候開始如雨後春筍般興起。例如公寓大廈裡的一個房間或舊町家等,過去這些民宅畢竟都是居民在住的,但後來竟搖身一變成為出租給觀光客借宿一宿的地方,會發生糾紛也在所難免。

從早到晚充斥著大行李箱拖行路面的噪音,還有人們在屋外高聲談笑的聲音,使街頭更添喧鬧。巴士或地下鐵車廂裡吵鬧的程度也不遑多讓,京都所到之處充滿了噪音。然而就在令和二年(二○二○年)春天,一切急轉直下,京都整個靜下來了。

京都整個靜下來了

別說噪音了,根本是鴉雀無聲。賞櫻勝地一個人影都沒有,過去人滿為患的京都車站安靜得像座鬼城。每個京都人都在說,不知有多少年沒見過如此安靜的京都了。不但聽得見鳥鳴,還有寺院的鐘聲。連櫻花飄落,樹葉摩擦的沙沙聲都聽得一清二楚。

這才是本來的京都。雖然疫情肆虐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但看到京都恢復往昔的寧靜竟讓我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但話說回來,即使不把一百年前西班牙流感拿來相比,眼前這場全球大流行再嚴峻也總有平息的一天。按照這個邏輯,總有一天京都會恢復原狀,再次回到人聲鼎沸的老樣子。

所以趁現在我來為各位介紹一些能窺見京都本來樣貌的地點、時間,還有它背後的小故事吧。除了春、秋兩大旅遊旺季以外,只要掌握好訣竅就可以靜下心來好好享受京都風光。但相對地,請別期待我介紹那些適合「打卡炫耀」的地方。

一個人的靜.京都

書裡寫的都跟時下「最具話題性」、「最熱門的」、「最難預約的」或「一定要排隊」的地方無關,也不是什麼能讓你發到社群媒體上炫耀的景點。我甚至可以說書裡介紹的是卸下脂粉後的京都。我想將沒有刻意裝扮,日常的京都風貌透過文字傳達給各位。

我相信如果讀者將本書與本人的另一拙作《おひとりからのひみつの京都》(台灣版書名為《京都,再去幾次都可以!》,境好出版)兩本成套閱讀,必定能更深入了解京都。

京都這個地方,並不是「いけず(ikezu)」一詞所象徵的是座排外的城市,而是一座溫暖接納旅人,溫柔包容的城市。邀請各位舒舒服服地,盡情享受一個人的靜.京都。(宇欽/輯)

《靜.京都》
作者:柏井壽
出版社:有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