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烏瞰》兩岸經貿 難過萬重山

李沃牆 2024/05/22 14:10 點閱 1456 次
「解鈴還須繫鈴人」,但兩岸問題始終是個難解的結。(網路截圖)
「解鈴還須繫鈴人」,但兩岸問題始終是個難解的結。(網路截圖)

「解鈴還須繫鈴人」,但兩岸問題始終是個難解的結。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於520宣誓就任,他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為題,發表就職演說,表示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他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並喊話兩岸交流合作,追求和平共榮。這無異於「一邊一國」的談話被解讀為「新兩國論」,就職演說一結束,台股出現跳水急殺逾150點,最後在八大公股行庫強力護盤下,拉回平盤。然反映兩岸觀光旅遊的觀光族群卻由歡喜的漲停,反轉急跌至跌停板。「股市是經濟的櫥窗」,其箇中意涵,耐人尋味。

美中政策「蔡規賴隨」

在中共眼中,賴清德一直是「台獨務實工作者」。換言之,賴政府未來四年大致「蔡規賴隨,親美遠中」。準此以觀,對大陸政經政策上,除了政治協商微乎其微外,預期經貿將漸漸與對岸脫鉤,減少依賴。同時加強與美方的聯結,包括政治及經貿的合作,希冀達成與美方簽署雙邊貿易協議(BTA),但談何容易。

進一步言之,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在1949年建國之前即思以武力犯台,儘速完成統一大業,卻在金門古寧頭大戰一役失利,繼而在1956年提出「和平解放台灣」。鄧小平繼任後,於1979年開始進行改革開放,並首倡「一國兩制」,表示要如同香港和澳門一樣,賦予台灣特別行政區的地位。

中共定調和平統一

江澤民提出和平統一,兩岸經貿交流;胡錦濤則提出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統一目標。習近平於2019年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時,於北京人民大會堂發表習五條。他針對台灣問題,重申「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依此判斷,和平統一仍是中共對台優先選項。

對於賴清德總統的520就職演說,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隨即表示,充分揭露了其「台獨工作者」的本性。接著,中共外事辦主任兼外長王毅也回應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維護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針,台獨分裂行徑構成對國際秩序最嚴重的挑戰,對台海現狀最危險的改變,也是對台海和平最重大的破壞」。綜合而言,未來中共透過「軟硬兼施,文攻武嚇」,持續對台施壓是無法避免的。

美中經貿此消彼長

政治一向凌駕經濟之上,沒有「九二共識」,就無進一步的經貿交流。蔡政府八年降低對中依賴,確實產生了效果,但「贏了面子,卻輸了裡子」。統計顯示,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地區出口比重由蔡英文總統上任時(2016年)的40.1%,2020曾達到43.9%的高峰,但去年已降至35.2%,今(2024)年首季更降至30%左右低點。

台灣對大陸市場依賴減少,就分散風險角度視之是好事,但減少的比重能否「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恐難唉。雖然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之後,台灣對美國出口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18年的11.8%上升到2023年的17.6%。老美一向是「美國優先,利益至上」,一旦對對美貿易順差過大,美財政部難保不會祭出「匯率操縱」或啟動「301條款」伺候。

加入CPTPP難度更高

而筆者所謂的「失了裡子」究竟何意?首先,面對爭議不斷的ECFA,未來大陸應該會採取相關的農產品禁令,取消更多ECFA早收產品的關稅減讓,甚至終止ECFA,啟動對台貿易戰。其次,台灣多年來欲加入CPTPP未果,兩岸關係不佳,大陸勢必嚴加阻撓,未來恐怕更加困難。尤有進者,兩岸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不利於外來投資及貿易。兩岸經貿難過萬重山是福是禍,想必大家心中各有一把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