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面對暖化世界 應防複合型災害

醒報編輯部 2024/04/25 14:01 點閱 1943 次
花蓮在四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帶來嚴重的災情後,於23日凌晨再度發生規模6.0及6.3的強烈地震,又造成多棟建築物傾倒。(中央社)
花蓮在四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帶來嚴重的災情後,於23日凌晨再度發生規模6.0及6.3的強烈地震,又造成多棟建築物傾倒。(中央社)

美國的非營利氣候研究組織「柏克萊地球」(Berkeley Earth),在本月19日公布的2024年三月氣候評估報告指出,全球又經歷了一個創紀錄的高溫三月,比1850~1900年的均值高了1.65°C;這已是連續十個月的全球均溫創下當月的最高記錄。

海表均溫也創下了最熱的新高,比1850~1900年的均值高1.17°C,同時從去年三月中旬以來,每日的海表溫度一直維持著破記錄的高檔,前所未見,引起氣候學者的深切關注。由於去年夏天開始的聖嬰現象已近尾聲,下半年將迎來反聖嬰現象,當前極為異常的高溫現象是否還會持續,猶待密切觀察。

熱浪強降雨很頻繁

暖化的直接徵象就是高溫與熱浪日益頻繁。三月以來,亞洲的日本、歐洲的西班牙、非洲的南蘇丹、南美的巴西都經歷了破紀錄溫度的影響,尤其是南蘇丹高溫飆升至45°C,該國政府被迫關閉所有的機關學校來因應。

我們臺灣也不遑多讓,三月嘉義的馬頭山測站(39.1°C)、及四月的台南玉井測站(39.7°C),雙雙破了39°C高溫,這是過去未見的情形。隨後更高溫的夏季就要到來,將對供電的穩定、民眾的熱傷害、農作物的品質與產量、病媒與蟲害的增高等方面,都會有極為不利的影響,我們要預作準備。

另一個麻煩的是地球的水文變化隨著地表熱能增高而更趨極端,除了長期的乾旱,還有肆虐世界各處的強降雨。本月16日阿聯酋的杜拜遭遇了75年來最嚴重的暴雨,單單一天就降下了142毫米,遠超往年全年降雨量的97毫米,導致杜拜國際機場和多處公路要道被洪水淹沒,數千航班停飛。此次事件凸顯了城市面對氣候暖化的脆弱性,提醒我們應該加強預防和因應極端天氣的能力。

地震災害更凶險

花蓮在四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帶來嚴重的災情後,於23日凌晨再度發生規模6.0及6.3的強烈地震,又造成多棟建築物傾倒,隨後更是餘震不斷,至24日晚間不到二天的期間,已發生了2百多次有感地震,使得花蓮居民心慌難安,這也是過去從未出現的異常現象。

從臺灣歷年的有感地震紀錄觀察,在1998年以前,每年平均只有58次;1999年集集地震後至2008年,提高到了每年407次。然而,自2009年迄今,平均每年已高達671次,與1998年以前的基值相比,整整提高了近12倍,這是令人難以想像的躍升。

就單以今年四月而言,至24日晚間,有感地震次數已達1294次,比過去一整年的次數還高,出乎所有地震研究人員的意料,也顯示臺灣地殼的活躍度大增,地震的風險不可輕忽。這也是地球暖化,在地殼內累積了龐大的能量,所必然帶來的不幸結果,我們只能認真面對。

複合型災難政府要嚴防

這次臺灣發生集集地震以來最嚴重的強震災害,不但屋倒人亡,還同時發生多種不同類型的複合型災害,提醒我們要重視並防範。例如,在3日地震發生之際,同時引發了東華大學理工一館的火災,教學設施損失慘重。

此外,受到累計近1300起餘震不斷搖晃下,震央附近山區的土石已經相當鬆軟,近期又逢春末鋒面過境,帶來可觀豪大雨的沖刷效應,山崩、土石流等大規模崩塌的風險大增,危及山區居民及交通安全。接下來梅雨及颱風期又接續來臨,地震災區的挑戰還會更高。

臺灣自然災害性質多元,有高溫、颱風、洪水、乾旱、地震、海嘯等,在氣候暖化日益惡化的大背景下,這些災害若在一段時間內連續或同時發生,一定會相互影響,加劇了災害的嚴重性,對社會、經濟和環境造成多方面的衝擊,不但增加救援的難度,還可能引發社會動盪,造成治安問題。

政府新閣下月即將就位運作,面對超越過去經驗的極端天氣及強震風險,政府務要開始建立跨部門的合作機制,擬定綜合性的因應策略與應急計劃,提高公眾防災意識與訓練,更要加強基礎設施的耐災能力,共同應對複合型災害,以減輕其對我們社會和經濟迴避不掉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