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技術能模擬心、腦 治療免床試驗

簡嘉佑 2024/04/22 15:16 點閱 2238 次
透過數據科技模擬人類身體,用來測試病患對藥物的反應、評估手術治療效果。(Photo by Patti Gilliam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透過數據科技模擬人類身體,用來測試病患對藥物的反應、評估手術治療效果。(Photo by Patti Gilliam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在數位世界可完美複製人類器官,並透過個人數據診斷疾病風險,醫療界掀起數位革命!研究人員已經透過數位技術模擬出人類心臟與血液循環系統,也可利用虛擬環境測驗新興的治療方式。專家指出,過去嘗試新藥物,需要一次又一次的臨床實驗,如今新興科技將加速藥物實驗的流程。

數位技術模擬器官

衛報》報導,隨著AI與虛擬實境等技術發展,許多人嘗試在數位世界當中,創造現實事物的數位模擬。這概念又被稱為「數位孿生」(digital twins),目前逐漸被應用在精準醫療上,例如模擬出民眾的身體或器官,並透過系統模擬病患服用藥物、接受手術的狀況,達到精準醫療的目標。

BBC》報導,就有科學家正在創作數位版本的人類心臟,盼能改善疾病預測與預防醫學的效能。研究人員相信,該計畫能夠讓醫事人員更理解心臟的運作,進一步改變醫療健保的未來。

加速藥物實驗流程

根據展示影片,數位版本的心臟可以模擬民眾心臟跳動、血液傳輸的過程。研究人員強調,數位虛擬科技的最終目標,是要建立「數位研究所」,在無需使用真實器官的狀況下,就能實驗新興治療方式的成效。

專家指出,「在現實世界,因為嘗試新的藥物都是一次又一次臨床實驗,所以我們無法重複對病患進行藥物組合測試」。但如果有數位模擬的技術,AI專家與癌症學者可合作透過圖片、基因型態等資料,數位模擬癌症腫瘤的狀況,並檢測藥物反應。

金融時報》報導,隨著科技進步,除了利用數位技術模擬心臟之外,更能延伸到動脈、靜脈與微血管,檢測血液循環系統。至今,「人腦」仍是最難建模的器官,但也已經出現不少簡單模型,用以模擬癲癇疾病發作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