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照顧鄉里

施壽全 / 馬偕醫院醫師 2024/04/17 15:10 點閱 2400 次

某個人或某個團體,在地方上承擔了對公眾有益的事工,往往就會獲得「造福鄉里」的讚譽,曾經有一段時間,醫師開診所執業,也是被稱道的美德。

為造福鄉里學醫

我中學以前住在中部小鎮,那年代醫療資源不足,小鎮人口不多,醫師也相對更少,少數幾家診所,總是門庭若市。有一位醫師被戲稱為啞巴醫師,並非醫師真的啞巴,只是病患問他什麼問題,一律不予回答。原因或許是當時醫師有高高在上的心態,也可能病人真的太多了,答不勝答,乾脆就保持沉默不語了。

無論如何,那年代看到這種現象,與心中所景仰的所謂醫師的「樣貌」並不相同,這與後來大學聯考時,選讀醫學科系有關,當時心中也曾興起,畢業後會返回小鎮「造福鄉里」的念頭。

為親友治病

然而,真正負笈北上、學成畢業而後就業工作,主客觀條件都改變了,就這樣在北部住了下來,也一直在醫院中服務,有時偶而會想起當初的念頭,心中不免興起些許遺憾。

不過,這麼多年行醫下來,倒也診治過了不少從故鄉而來的親戚朋友。有些親友與我一樣,也是「北漂」後就在北部住了下來,有些則專程從中部來,說是給「熟人」看病比較放心。

照顧鄉里

除非狀況緊急或複雜,否則我倒是沒有一定勸他們在中部「就近處理」,因為如今交通方便,從中部搭車北上,有時比從北部較偏遠地區前來就診還要減省時間。這樣的狀況或許不大符合醫療政策中民眾就醫的原則,但對於病人,尤其是鄉親的選擇,也只能給予尊重了。

所以就這樣,年輕時未了的心願,藉由不同方式,也算零零總總的達成了一小部分「造福鄉里」的心願。只是,時代變了,醫病關係與社會觀感已經與從前不同,有沒有「造福」不敢說了,說「照顧」,或許還勉強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