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咖啡坊》中國車來台傾銷? 車界驚嚇

邱文福 2024/03/21 14:56 點閱 1635 次
在蘇俄銷售甚佳的中國吉利汽車之一。(網路截圖)
在蘇俄銷售甚佳的中國吉利汽車之一。(網路截圖)

台灣汽車產業政策對中國車輛的規定,一直以來都是禁止整車進口,但沒有禁止在台灣組裝銷售,過去早有太子汽車引進安徽奇瑞,同時也有裕隆在台組裝浙江吉利的貓熊,還有通用別克中國來的兩款車。

貓熊曾因為要通過安全法規,車身加重近150公斤才勉強上市,這都是合法登台的,但幾年內全都陣亡。此外也有零星比亞迪來過,包括其電動車。

這次傳聞跟在上汽名爵MG要來台灣組裝的,則是廣東「比亞迪」與全新上陣的浙江「吉利」,在傳聞之外甚至有些佐證,因此讓車界特別有感,擔心台灣不但喪失自主品牌還成為中國汽車傾銷之地。


”AA”
如幻似真的蘋果電動車事業。(網路截圖)

中國車已有長足進步

距離奇瑞時過十多年,今天的中國汽車已非吳下阿蒙。由於中華汽車才引進原屬英國遭中國南京汽車與上海汽車分別併購的英國Rover、MG汽車,該車系在中國分別以名爵及榮威上市,甚至回銷歐洲,MG名爵在中低價位市場還贏得不少懷舊客群的青睞,儘管完全斷絕過去的血緣關係,衝著名氣還是有效,並且在台灣去年成績就搶進前十名。

不可諱言,前番的太子奇瑞與裕隆貓熊與今日的中國汽車已完全不同。除了中華硬稱MG擁有英國血統,其實已無關緊要,而是在台上市車款是已經囊括國內車市七成的休旅款,去年在47萬輛中搶下約1.5萬輛市占,已令人刮目相看。

這次傳聞會來組裝上市的,是在電動車領域號稱擊敗特斯拉的比亞迪,而吉利則是15年前吃下瑞典Volvo、英國蓮花之後,在汽車製造上已然脫胎換骨。


”AA”
中國比亞迪的【秦】系列。(網路截圖)

比亞迪搖身一變

一般認為,美國特斯拉進入中國後,馬斯克為了討好當局,開放技術,加上中國在2015左右開放新製造廠申請,一時間湧出300家登記,這時激發比亞迪王傳福的危機意識,使得在原地打轉多年的比亞迪從電池到造車技術全面升級,在中國睥睨所有競爭對手,也吸引歐洲部分買家,並趁著俄烏戰爭下搶進蘇俄市場,對外大力宣揚2023年出口車中國已勝過日本。

然而,台灣車市多年的電動車刺激下,如今只剩因免稅而獲得小部分買家的眷顧,如特斯拉在台灣銷量是全球的0.7%,是台灣總市場的3%不到,台灣車市讓人察覺到對電車不友善感。

至於廉價車傾銷台灣,是否仍有話題?繼1980年代西班牙喜悅與義大利飛雅特的旋風,用中國製造曾引發驚悚話題,前提仍要看是否真有這些車輛,且中國有沒有必要因台灣小小市場,將高度拉到統戰為格,做出甚麼樣的傾銷戰略?


”AA”
中國吉利汽車集團旗下的【極氪】大款客車。(網路截圖)

去年台灣是世界25強

不過,即使到了2023年,台灣汽車市場的規模雖比1993年的15名退到25名,這在全球依然是個亮麗的數字。任何有企圖的企業都不可能忽視台灣市場。而台灣汽車市場的特色,70年來只有一個,全是進口車,整車進口或散裝進口(納智捷不算在內)。

所以,當中國汽車散裝來台組裝上市,前述三個事件似乎已過,如今MG的搶灘成功才是讓台灣車業感覺驚嚇與錯愕的,因為,裕隆曾是台灣官方力挺的國產品牌。

對汽車業而言,製造是一回事,行銷又是一回事。行銷要照顧的是全面品牌價值與形象,從第一線的銷售、企劃、零件與服務,背後倚賴的是強大的後勤支援系統,這跟造車完全無關。

當今台灣唯一可以成為典範的仍然只有豐田汽車,從1988年重返台灣車市以來,長期穩佔市場30%以上,若非後勤總體戰略部署的成功,不可能如此。所以,中國車無論如何化妝登上台灣市場,要競爭的不是只有炫麗的外表與低廉的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