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馬危言)「打詐國家隊」成績在哪裡?

陳約翰 / 資深公務員 2024/03/18 11:59 點閱 1907 次
行政院會今(4)日修訂通過「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5版」,政府將透過「減少接觸、減少誤信、減少損害」三減策略,並修訂刑法、人口販運防制法、個人資料保護法、洗錢防制法、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等「打詐5法」,全面遏止詐欺犯罪發生。(網路截圖)
行政院會今(4)日修訂通過「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5版」,政府將透過「減少接觸、減少誤信、減少損害」三減策略,並修訂刑法、人口販運防制法、個人資料保護法、洗錢防制法、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等「打詐5法」,全面遏止詐欺犯罪發生。(網路截圖)

一位股市名人痛斥遭詐騙集團冒用名義行騙,他說檢擧也沒用,「這是什麼荒謬的世界」。去(2023)年行政院成立打詐國家隊,投入13億元及上百人力。結果全年詐騙案再創新高,暴增超過3萬5千件,金額達88.78億元。詐騙案已成國安危機,必須解決。

打詐失靈?

去年5月4日,行政院會通過「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5版」,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金管會、法務部、內政部,分別就「堵詐、阻詐、懲詐、識詐」,提出強化精進作為。並提出「三減策略」、「打詐五法」,包裝成「打詐綱領1.5」,亮麗精美的政策包裝,至少投入13億元,上百人力。

打詐結果2023年詐欺案再創年度新高,計3萬7984件,財損金額高達88.78億元,幾達一個中型上市公司全年度營收,其中以投資詐欺高居第一,比2022年增加一倍,財損金額增加5成。

其次是「假網路拍賣」、「解除分期付款」。尤其是AI科技興起、虛擬實境,詐騙技術越來越高,犯罪偵防技術卻在原地踏步。

詐騙案激增

高檢署統計去年1月至10月,查獲電詐集團1601團,嫌犯1萬4445人,成長72%,金管會去年第3季警示帳戶即達11萬戶,再創新紀錄。詐欺手法越來越精進,包括「釣魚連結訊息」、「假投資」、「假買家」,民眾面對真假莫辨資源,無所適從,但是犯罪偵防卻未能同比升級。

台灣詐欺案已到令人怵目驚心的地步,2017年至2020年變化不大,總計約39.7萬件至42.5萬件,2020年之後,犯罪案件陡升,當年度共有23054件,金額42.5億元,2022年29702件,金額69.6億元,去年再創7年新高。

打詐設備無人用

投資詐騙已成詐騙案榜首,去年前11月共有10359件,占比30.17%,金額高達47.49億元,占詐騙總金額的59.52%。股市狂飆,投資熱絡,可以想見詐騙集團已將股市投資列為首要目標,不少股市名人都已成為被冒名的對象。最近難忍被冒名詐騙,跳出來痛斥「這是什麼荒謬的世界」,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基層檢察官點名,NCC、金管會、數位部,是打詐國家隊三大戰犯,各部會協調太差,人力配置協調不佳,導致無法發揮整體戰力。政府已將打詐預算投資9億9千萬元在設備上,占總經費73.58%,卻因為不培訓專業人才,無人會操作,奢談發揮打詐功能,做法根本捨本逐末。

詐騙手法翻新

AI時代來臨,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台大法律系教授林鈺雄指出,以漫遊門號為例,每一張濫發的黑莓卡、預付卡,都是追查的「斷點」,不只可用來從事電信詐騙、毒品交易,更可用來國安滲透,執法機關多次示警,主管機關遲不回應,這是政府治理失能,也是國安漏洞。

詐騙案件複雜,不只是財物的損失,許多台灣人被誘騙到國外,例如柬埔寨被當「豬仔」,限制自由或被殘害,國內也曾發生詐騙衍生成為暴力殺人案。更嚴重的是詐騙已從電話、簡訊,演進到網路、假交友真詐財、猜猜我是誰、假退稅真詐騙、Facebook 購物詐騙、Line詐騙,快速發展讓人民受害嚴重。

詐騙必須消滅

最近股市爆紅,股市名嘴成為被冒名詐騙的對象,苦不堪言,問題是打詐國家隊成立,投入龐大的預算及經費,詐欺案只見繼續爆增,不見成效,人民受害,難怪有檢察官痛斥,NCC、數位部、金管會及治安單位,再不痛定思痛,同心協力,徹底消滅詐欺,人民將視打詐國家隊是最大的「國家詐欺團體」,又是何等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