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蘇丹紅」事件 應本標兼治、徹底解決

醒報編輯部 2024/03/10 18:01 點閱 3019 次
致癌物質「蘇丹紅」辣椒粉食安問題愈演愈烈,加工食品或餐飲業使用廣泛,掀起食安風暴。(中央社)
致癌物質「蘇丹紅」辣椒粉食安問題愈演愈烈,加工食品或餐飲業使用廣泛,掀起食安風暴。(中央社)

致癌物質「蘇丹紅」辣椒粉的食安問題愈演愈烈,加工食品或餐飲業使用廣泛,掀起食安風暴,其他食品添加物或沾料,如芥末、醬油、醋,以及中藥材農藥含量嚴重,都是問題,應該從法規及制度面重新檢討,徹底解決,方能解決沈痾,保障全民健康。

食安風暴血跡斑斑

過去台灣曾多次爆發重大食安事件,例如1979年米糠油多氯聯苯案,有2千多人中毒,皮膚病變,台中惠明盲校師生受害最嚴重,令人難忘。2013年大統公司進口棉籽油,添加銅葉綠素調色後,加入橄欖油。2014年強冠公司進口動物飼料油加工事件。2015年雋農公司販售黑心低劣黑心農藥,都嚴重影響食品安全。

每一次食安危機,都造成人民嚴重傷害,並引發外國抵制台灣外銷食品,重創形象,令人痛心疾首。政府曾建制食安五環,包括「源頭控管、生產管理、加強查驗、加重罰則、全民監督」,努力改善食安環境,實施以來,食安問題依舊潛存,未能根除。近期爆發的台中市查獲豬肉瘦肉精案,以及「蘇丹紅」辣椒粉案,都暴露問題依舊存在。

食安問題嚴重

食安問題過去大多發生在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廠商為壓低成本,低價傾銷,增加利潤或市場佔有率,不惜使用有害人體添加物。近年台灣經濟發展不錯,物價亦已適度反應成本,未料食品業仍然使用不良添加物「蘇丹紅」辣椒粉,令人遺憾。令人擔心的是,恐怕還不是單一事件,其他仍潛藏未爆發的食安問題,威脅人民健康。

以醬油為例,台灣一年銷售額達53億元,年產量13萬8千公噸,因標示規範模糊不清,管制寛鬆,監察院曾提出糾正,直指化學醬油使用「鹽酸」,英國致癌委員會曾指出,3-MCPD在動物試驗上會致癌,多國禁止使用,而「焦糖色素」風險,都未明確規範,但是台灣的「化學醬油」仍普遍存在,威脅人民健康。

嚴查食品添加物

日本料理生魚片的調味聖品「Wasabi」,俗稱「哇沙米」芥苿, 屬辛辣的淡綠色物資,潛藏大學問,有山葵、辣根之分,山葵價昂量稀,不少業者將辣根,以化學色素漂染,魚目混珠替代。國人嗜食日本料理生活魚片,無意間吃進多少漂染化學物質的介苿而不自知,影響身體健康。

另外如紅色湯圓、豆干、潤餅皮中,業者添加一氧化鉛、蘇丹紅、四氧化三鉛、硫化鈉、硫氰酸鈉、阝-荼酚等5種化學物質,增加賣相及口感,消費者不察,食用後體內積存有毒物質,日積月累,將導致免疫系統病變致癌,也是長期存在的問題,衞福部應嚴查禁止,不容不肖業者魚目混珠。

業者自律重要

中藥材含有農藥,也是一大問題,台灣有9成中藥材來自中國,最近綠色和平組織抽驗結果發現,65種中藥材中,有7成樣本含有農藥殘留,幾項藥材竟超過20種不同農藥混合殘留。有名的雲南白藥成分金銀花,農藥含量超標一百多倍。中藥材含農藥將導致生殖系統異常、荷爾蒙混亂、學習困難,甚至有癌症、洗腎風險。

台灣食安問題長期威脅國人健康,應本標兼治,徹底解決。歐美管理食安模式值得參考。由政府訂定嚴格食品安全檢驗標準後,回歸業者自主管理,如遭檢擧,衞生當局查驗違法屬實,重罰程度足讓業者面臨倒閉危機,因此養成業界良好自律習慣,無人願意(或敢於)以身試法,破壞遊戲規則,久之自無食安問題。

便宜無好貨

消費者亦應充分了解,一分價錢一分貨,太過便宜或不合理廉價餐飲食品,品質常會出問題。畢竟食材都有一定成本,賠錢生意沒人做,商家常因市場消費習慣,被迫使用低劣食材,以維持合理利潤。但使用不良食材,吃虧的還是消費者,「便宜無好貨」的原則,應該值消費者思考。

應訂定嚴謹食安法規

「蘇丹紅」辣椒粉事件,行政院已坦承是系統性風險,更重要的衞福部應重新檢討現行食品檢驗標準是否週延,相關對業者責任規範是否合宜,俟法令週延之後,再檢討查核人員專業能力,以及人力是否充足等諸多問題,方能徹底解決長期存在的食安挑戰,確實保護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