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問世20週年 社群交流反而更私密(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簡嘉佑 2024/02/22 18:50 點閱 2944 次

As Facebook turns 20, social apps are being transformed
臉書20年來,不斷出現戕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爭議,更引發美國參議員的關注。儘管如此,臉書母公司Meta 1日宣布該公司市值突破1.2兆,創下驚人的商業成果。其實社群平台發展至今已出現不少重大轉變。

私密社團成主流

在社交媒體剛問世時,主打著結合了「個人互動」與「大眾傳播」的網路平台,但近年來,網路生態再度出現截然不同轉變,原本好友日常的生活影片,被大量KOL的短影片取代;社群互動從原本的開放交流,轉往更緊密且私密的團體。

民眾使用手機的時間中,半數都是在滑社交媒體。數據顯示,2023年民眾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比2020年多出了40%。

社群媒體出現新興趨勢反而是:「社交性逐漸降低」。根據調查指出,喜歡在網路上記錄生活的美國人比例,已從40%下降到28%,意味著愈來愈少人會在臉書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時,民眾之間的社群互動,已開始轉往在私密社團進行,而非發布在公開空間上。

假消息難以監督

民眾社群平台使用習慣的改變,也帶來一些好的轉變,如有政治人物就表示,因為社群討論變得更加私密,輿論風向更難以掌握,所以要緩和自己的言論,比較容易獲得私人社團的支持。此外,過去在「X」或臉書等公開平台會獲得演算法青睞的極端發言,現在在WhatsApp的群組裡,可能就不會再受到歡迎。

然而,當社群媒體走向更私密化、個人化的同時,監管的力量就無法進入其中,如過去就曾發生印度政治人物在WhatsApp各大群組散布假消息,但如果類似的狀況發生在臉書時,就能被官方移除下架。

雖然過去在公共平台上,假消息層出不窮,但專家們也都致力澄清關於新冠肺炎或俄烏戰爭的錯誤資訊,有大量的正反方的意見可供民眾參考。但隨著交流變得更加私密,正反意見的互陳變得更加稀少,且傳播也變得緩慢。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24/02/01/the-end-of-the-social-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