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打假疲於奔命 台灣處理能力受稱讚(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簡嘉佑 2024/05/06 10:29 點閱 1720 次

More co-ordination is needed, and better access to data

去年夏威夷大火是由美國「天氣武器」所點燃?美國非政府組織正在非洲散播登革熱病毒?烏克蘭第一夫人澤連斯卡婭在紐約曼哈頓瘋狂購物超過110萬美金?以上這些虛構的假消息正在全球流傳,更成為懷疑論者的絕佳養分。

假消息真假難辨

隨著人工智慧工具興起,加上社群網站大量帳號轉傳,消息的真假變得愈來愈難以分辨,且今年有半數國家面臨大選,科技使得虛假訊息難以抵抗,更破壞了民主的根基,已經引發愈來愈多民眾的擔憂。

假訊息並非近期才問世,但網路出現,使得這類消息可以更快傳播,更出現工業化的狀況。假訊息傳播帳戶會先大量發布足球、英國王族的消息,來吸引更多的追隨者,隨後會時不時釋放出虛假訊息。

這些假訊息的目標並非是讓民眾支持特定政黨,有時候只是為了破壞公共信任,使得媒體、政府變得愈來愈不可信。

檢驗假消息也進步中

然而,科技加熾假消息的同時,以能夠起到防範的作用,目前人工智慧已經可以協助追蹤、檢測消息的可信度,透過辨識大量的偽造影片或音檔,訓練出發現假消息的能力。

儘管研究人員、非政府組織、科技公司、媒體和政府機構都很難獨自處理假訊息問,但透過協調與分享資訊,讓科技公司能夠標記、限制或刪除欺騙性內容,如臉書母公司Meta在收到Google的舉報後,就下架俄羅斯境外組織對烏克蘭的假消息攻擊。

《經濟學人》指出,台灣被認為是處理假訊息活動的黃金標準,因為台灣國家雖小,但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很高,且敵對外國勢力的威脅顯而易見,幫助民眾提高對假訊息的警惕。其他國家則多面臨到資源較少,對機構的信任也較弱的問題。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24/05/02/how-disinformation-works-and-how-to-counte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