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立法院長可以排法案與發動黨團協商,在如今立委3黨不過半的狀況下,將會更搶手!學者曲兆祥受訪時分析,立法院長主要有主持會議與調解紛爭2大功能。國民黨立委林為洲進一步說,什麼法案可以排到院會要看立法院長臉色,院長可掌握立法的節奏。同黨立委李貴敏建議,未來院長必須對議事規則熟悉。
總統與立委選舉13日落幕,進入立法院國民黨、民進黨與民眾黨3黨不過半的戰國時期。立法院除了法案需要立委表決外,在2月1日新會期首要登場的就是立法院長選舉,而在當天就要由所有立委票選出立法院正副院長,在3黨不過半下,誰能當選,備受關注。
盼解決黨團紛爭
對此,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受訪時分析,立法院長主要的職權有兩個:中立的主持會議與排除各黨紛爭,雖然立法院長也是球員(立委),但各界期待院長能扮演好裁判的角色。他強調,立法院長是五院院長之一,憲政地位崇高,因此對國家與社會來說,維持中立性很重要。
曲兆祥指出,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過去雖很擅長替各黨調解紛爭,但之後也陷入了馬王政爭的紛擾,讓社會感到沒那麼中立,還與自己所屬政黨對簿公堂,到後來院長就做不下去了,因此維持一定的中立性還是很重要。他也說,民進黨過去國會穩定過半,立法院長相對就只是儀式性的角色。
掌握立法時機與內容
「但未來國會朝野協商的比重應該會提高!」曲兆祥說,由於3黨不過半,各黨之間的紛爭可能會更激烈,因此院長召開朝野協商的功能就很重要。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也說,立法院長可以排法案,「什麼時候」與「要不要」就很重要,過去民進黨就可以把自己想要的法案排入,以掌握立法的節奏。
林為洲表示,立法院長除了立法議程外,最重要的是召開朝野協商,這是院長獨有權力,而未來3黨不過半,這兩個職權的重要性都會被放大,若立法院長與總統黨籍不同,立法院就不會都是執政黨的法案,朝野協商時是否要進入院會表決等,都是立法院長的「眉角」。
要對議事規則更熟悉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則說,新的立法院長也要對議事規則熟悉,且在協商的分際如何取捨很重要。她舉例,在修訂《國民法官法》時,因為朝野協商沒有結論,進入院會逐案表決連續3天3夜,就相當耗費時間,但有些案子其實福國利民,卻因黨團協商被黨團總召或院長擋下,未來這方面應有更多調整。
她回想說,過去游錫堃院長對民進黨比較配合,加上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相當熟悉議事規則,因此之前曾經發動過《地方制度法》與總預算逕付二讀的狀況,後來在野黨杯葛才沒有繼續。
林為洲則提到,立法院長、副院長照例不用質詢與表決(法律上並未規定),院長除非同票才進行最後表決,另外,副院長與副總統一樣都屬於備位,小黨若當副院長,形同實質席次減少,對監督政府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