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連續劇一直是收視長紅的節目。然而,劇中人物,例如君與臣、帝與妃,其間的應對、禮儀等等,是否當時確實如此,頗難讓人無疑。但我們恐無法從流傳下來,只有文字或圖畫,但欠缺影音檔案的資料中,斷定真偽與否了。
影劇雖是藝術,卻也需考慮商業利益,影劇能否被許多人接受,相關因素當然不少,但對一些細節是否講究,有時也有決定性的影響。
影劇中的醫療情節
影劇出現醫療情節相當常見,也有些影劇以「醫療」為主軸,但即使如此,劇情也絕非是疾病衛教,而是探討圍繞疾病,人際關係的變化與衝擊。但無論醫療所占分量如何,明眼人一看,就知有否「用心」。
有些電影表達受傷,就用紗布把頭包繞一圈,紗布上透出血跡。在非常時期如此無可厚非,但在一般時候,紗布濕了沒換,有違醫療常規,但有人就想蒙混過了。失血休克者躺推床送急診,還與人對話或許可不挑剔,但專業上難以容許的錯誤是,床頭竟然抬高而未平放(不利腦部循環)。
欠缺醫療概念
數年前,台灣也曾推出一部醫療影集,收視率不錯。遺憾的是,在某集中,竟看到主治醫師,兩度進手術室前,兩度以戴無菌手套的手,去拉緊手術衣的帶子。導演似是希望呈現「緊急上陣」的張力,但如此動作,顯示完全欠缺感染管制的概念。
一般人對手術室的感染管制可能不是很清楚。但就是在這類情境中,有否表現出專業,內行人一眼就知。這絕對不是輕微,可以不予計較的瑕疵。
美國好萊塢也常製作醫療影集,雖然對白常稍嫌誇張,但醫療程序,譬如較引人注目的心臟電擊、氣管插管等等,看起來有模有樣,跟真的一樣。從重視細節可以想見,美國能成為世界電影工業龍頭,影片廣銷全球,絕非倖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