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筆的故事

施壽全 / 醫師 2025/11/18 14:36 點閱 104 次
偶然打開抽屜,滿滿一堆筆,筆滿為患,對照很久前擁有一兩支筆就很心滿意足的情景,如今卻很少再用筆了,真是讓人不勝唏噓。(作者提供)
偶然打開抽屜,滿滿一堆筆,筆滿為患,對照很久前擁有一兩支筆就很心滿意足的情景,如今卻很少再用筆了,真是讓人不勝唏噓。(作者提供)

台灣孩子進小學求學時,寫字用的都是鉛筆,這個規定,多年來從未改變,但有明顯改變的,則是處理鉛筆的方式。

新的鉛筆,筆心的鉛,包藏在木頭之中,必須予以削尖才能使用。早年削鉛筆都是用簡單的刀片,甚至有人還用剪刀的,逐漸就發展出各式各樣手動或電動削鉛筆機。

鉛筆與橡皮擦

小朋友保留使用鉛筆的習慣,目的之一顯然是鉛筆寫錯,可以擦掉重寫,這應該是有「教育」意義的。所以有的鉛筆尾端附有橡皮擦,但更多狀況則是另外需要準備「橡皮擦」。置放包括鉛筆、橡皮擦或簡單削鉛筆機的鉛筆盒或文具盒,也是越來花樣越多。

小時候學生使用鉛筆與老師使用粉筆,是許多中老年人難以忘懷的回憶。
寫字以外,還有美術與書法。美術作畫用蠟筆,高級一點是粉蠟筆,顏色從12色到48色都有。另外畫圖還有用水彩筆的,書法則用毛筆。毛筆有粗有細,規矩一點的書法還需要在硯台上用墨條磨出墨水來,但後來也產出了直接配好的墨水。

鋼筆的時代

雖然這是凡事講求速度的時代變化中的必然現象,但由磨墨中訓練「靜心」的機會,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到了小學高年級及中學,寫字就用起鋼筆來了。一甲子前,台灣還是處於物質供應相對匱乏的年代,鋼筆在當時並不便宜,能擁有一兩支就很知足了。然後,不知不覺間,原子筆就立刻席捲全球,完全取代了鋼筆。所幸鋼筆還能另外覓得出路,成了高尚禮品。

原子筆之外,接著還有簽字筆、馬克(做marker記號)筆與螢光筆,用來做特別標示用的等等。然後,電腦出現了。

「鼠輩」與「賤(鍵)人」

電腦漸漸普及後,美術可以在電腦上操作,以假亂真,直逼真人真跡。書法則成了特殊才藝訓練。從桌上電腦、筆電、平板到手機,觸控筆也配合問世,但真正用「筆」寫字的機會少了很多,連文件都是電子簽章。

寫作已不再是「筆者」,而是重度使用滑鼠與鍵盤的「鼠輩」與「賤(鍵)人」。

偶然打開抽屜,滿滿一堆筆,筆滿為患,對照很久前擁有一兩支筆就很心滿意足的情景,如今卻很少再用筆了,真是讓人不勝唏噓。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