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通思維:四大問題解決工具》

醒報編輯 2023/10/15 13:20 點閱 2536 次

在家裡、職場、整個社會中,我們遇到的複雜問題,有時傾盡所有的時間和金錢,都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尤其在迫切的時候?答案是:變通。

保羅.薩瓦加是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及賽德商學院副教授,受比爾蓋茲基金會、劍橋大學、IBM資
助,歷時3年,到9個國家,研究促成現實世界變革的駭客、偏鄉醫師、弱勢族群、生技界奇葩
等,如何用手上的爛牌突圍制勝,解決棘手問題。

我們常聽到做事要靈活變通,但怎麼靈活變通?很多人都是誤打誤撞、靈光一閃找到變通做法。本書作者對於「變通」做了大量研究與實地調查,開創性地將變通概念系統化,是市面上變通主題的著作少有的。

說人「不知變通」通常是貶意,意思是執著、拘泥於某些既定的框架,往往造成事情難以或無法解決。其實所謂變通、不變通,只是處事的方法、技巧、過程,目的都在於解決眼前事務;只要能把問題解決的,都算是好方法。

跳脫僵化想法

人類習於累積經驗,再藉由分析與統計,發展出一套處理事務的慣性。然而,事情總不會一成不變,當事情超過數據理解或經驗判斷時,就很依賴決策者的變通思維了。本書作者保羅.薩瓦加是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及賽德商學院副教授,偶然間從新聞看到一名幾乎沒有額外受過什麼正式訓練的孩子,竟犯下世界規模最大、也最複雜的一起網路犯罪,他跳脫眾人對其犯罪行為的譴責,開始好奇:這種以有限資源發展出達到目標的思維,究竟是什麼?

可以看出,此書提及的「搭便車」「鑽漏洞」「迂迴側進」與「退而求其次」四種變通方法,在日常語境都帶有負面意涵,但探究作者執筆的起心動念後,便能知道,若我們放下直覺式的道德批判,這些思維有助於找到重新看待問題解決的角度。像是「搭便車」讓我們能留意既有但乍看無關的關係,進而善用現有事物。「鑽漏洞」提醒我們,規則是死的,也能是活的。「迂迴側進」可以擾亂權力平衡,進而使原本壁壘分明的界線鬆動。最後,「退而求其次」是重整現有資源,或改變其用途,找到不同方法來完成工作。

找到問題的破口

有讀者可能認為這些方法並不罕見,但是經過大量研究,做足田野調查,將這個概念系統化,並輔以許多可驗證的案例,這樣的書,在市場上並不普遍,也是其價值所在。作者將問題以「系統」為基調,將四種變通思維做為駭入與拆解的手段,探究企業家、學者、公司、非營利組織、社團等決策者是如何找到問題的破口。

眾所周知,醫學是一套嚴謹的科學,似乎不容一絲漏洞,但大至公共衛生,小至診間醫病溝通,所要面對的狀況卻是變化萬端,墨守成規往往無法順利解決問題,時時需要更靈活、更洞悉人性的應變機巧。本書諸多例證都與醫療相關,書中有精采的案例剖析。或許正因為醫療行為往往與生死直接相關,有時為了拯救性命,突破框架成為最為緊急且必要的積極手段。

以切身經驗來看,我是一位皮膚科醫師,開設皮膚科診所已經十七年。診所每日需面對上百位患者,每位患者狀況不同,需求不同,雖然一套運作順暢的SOP便足以應付大部分的診所事務,但偶爾仍有科學、統計數據、甚至經驗難以預料的事情發生。

醫者醫心的關鍵

比方說,面對股癬或足癬(香港腳)這樣的病症,我所提供的專業建議會是:保持患部的乾燥,但是有些患者的工作恰恰是在廚房或沒有空調的廠房,那麼,該如何同時處理疾病與患者的生活環境呢?又比如患者的疔瘡已經紅腫化膿,三天後需要再回診抽膿,但他隔天就要出國,計畫要如何趕上變化?

這些難有對錯的情況,我還可以如何思考?如何與患者一起討論呢?

疾病的醫治對我來說,大抵不難,難的是出現疾病的生活習慣與環境要如何去改變?要如何陪伴患者找到符合他們需要,又能達到最大治療效果的變通方式,我認為便是醫者醫心的重要關鍵。

回到《變通思維》這本書,我認為不僅適合商管人士,只要曾經被問題困住的人都能從此書獲益,畢竟待人、接物、處事之複雜,變通才能讓我們在這充滿規則的世界,不至於受困於僵固與混亂,而能繼續前進。

搭便車、鑽漏洞

現在創業其實比十多年前更加有機會成功,同時也更容易失敗。創業多年的我,運氣很好,經歷了網際網路時代、行動網路時代到現在的AI時代,可以存活下來。其實能存活下來,我認為關鍵因子之一,就是「高速變通」。所以我在看《變通思維》的時候,十分有感,因為書中講的四大方法,很接近我在創業過程當中的體悟。

我在自己的著作《關鍵思維》中也提過類似的概念,但我更加著重在心態上的面對與實際思考上的流程想法。從自己的經驗,我把類似的變通概念歸納成:順勢而為、尋找破口、不完美前進和跨領域整合的論述來做呈現。至於《變通思維》的作者則是精煉出搭便車、鑽漏洞、迂迴側進、退而求其次四種方法,每個方法還用實例故事帶出可以參考的做法與準則,也貼心地一一列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於四種變通方法並非只提及它們帶來的正向作用,還從非法或有道德爭議的層面上,分析它們會導致的負向影響力。

話說回到現代創業,為什麼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失敗呢?可以想想,現今新的金融科技、AI與生醫領域都在突破創新,其對應的管理、人才培訓、商業模式都會革新,規則的制定就會重新洗牌,甚至舊有方法與做法會崩塌,這也讓機會點、可能性在瞬息萬變中越來越多。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但要抓住機會的突破口,就要用變通的思維去適應變化莫測的狀況。掌握了變通思維,你就容易成功。拘泥舊有方法,不知變通,比較容易招致失敗。

誤打誤撞

所以我才會說,身在現代社會的關鍵思維之一,就是「變通」。你能如何掌握呢?既然快速變動已經是趨勢,那你必定要學習的,就是變通思維!只有掌握了事情發展的本質與核心關鍵,並透過變通的方式面對挑戰,才能成為新世代的關鍵人物。運用變通思維,抓住變動時代中的關鍵吧!

我原本沒打算研究變通思維的;我是在想方設法處理複雜問題時誤打誤撞。現在我是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及賽德商學院副教授,所進行的應用研究聚焦於改變體制不平等。當上大學教師之前,我的背景結合了一大堆看似互不相干的活動。我走過的道路結合了我對進取精神的熱愛,以及對社會、環境挑戰的關切,例如:貧窮、不平等和氣候變遷。我共同創立過公司、指導過高階主管、投入過非營利事業,也擔任過各種背景的專案顧問,從大公司高層、跨政府組織,到亞馬遜偏遠地區和散布巴西各角落的貧民窟。

顧問工作讓我有機會一探與我成長背景截然不同的現實。不過,不論我是為高所得國家建議科技政策,或是在雨林裡為傳統居民評估社會方案,我的報告(其實還有我讀過的所有研究)都包含大同小異的建議,例如:「更積極主動地合作」「增進協調配合」和「致力於長期規畫」。這些建議沒有錯,只是太籠統。它們並未提出接下來的步驟,特別是在問題棘手、不容許我們耐心等待解決方案的情境。

雜牌軍足智多謀

於是我對經營管理人士的幻想逐漸破滅:看來商業大師傾向忽視那些沒有直接付薪水給他們的群體。更糟的是,過去十年,大公司一直試圖說服非營利組織向他們看齊。但我和非營利組織合作的經驗告訴我,小組織也會造成莫大衝擊,而且大企業能向他們學習到很多事。

我把這些小型組織稱為「雜牌軍」,因為他們鬥志高昂、足智多謀,還在強權的邊緣作戰。雜牌軍組織腦筋要動得快,雖然明顯有些支絀,他們往往能出奇制勝、存活下來。但在商業世界,向這些「醜小鴨」學習創新的機智和務實的精巧,卻是無人探索的領域。

這鼓舞我注意那些掀起衝擊巨變的「叛逆者」──甚至罪犯。有一次,在工作延誤之際,我偶然在《紐約時報》讀到電腦駭客兼網路犯罪分子亞伯特.岡薩雷茲(Albert Gonzalez)轟動一時的故事。十四歲時,他已經是一群駭入NASA的惡作劇電腦怪客的首腦,在一九九五年吸引聯邦調查局注意。十三年後,幾乎沒有額外受過什麼正式訓練的他,犯下世界規模最大也最複雜的一起身分盜竊案,因而遭到起訴。最後統計,他和同夥聯手竊取了一億七千多萬組信用卡及ATM號碼。

駭客激起我的好奇

別誤會,我不是對岡薩雷茲的惡意動機深感興趣,只是訝異,他,以及其他許多駭客,在資源貧乏又欠缺訓練之下,竟能破解電腦系統。我對程式碼的事一無所悉,但駭客激起我的好奇,只是我當時找不到更多有關他們的資訊。

管理學者似乎只在事關網路安全時才會對駭客感興趣,新聞記者則似乎更有意強化駭客的負面刻板印象,而非揭露他們究竟是怎麼駭的。儘管他們在電腦螢幕後面幹的事情令人著迷,對於他們的方法,我們卻知之甚少。

所以,我知道我該多去了解「駭」這件事了。

向駭客學習什麼?

我在劍橋大學開啟博士生涯,拿蓋茲獎學金,心裡只有一個疑問:我們可以向駭客學習什麼,並運用他們的方法來解決這個世界在社會環境方面最急迫、風險最高的挑戰?

在我進行研究之前,學術界從不把「駭」視為理解或促成現實世界變革的手段。我從訪問駭客、弄清楚他們是怎麼做出那些事情著手。我發現迎面處理障礙是人的天性,但這往往會致使我們迎頭撞壁。駭客的祕密在於他們會蜿蜒穿過未知的領域,不正面對抗擋住去路的瓶頸,而是設法迂迴處理。這些變通辦法或許無法一舉解決全部問題,但能立刻讓駭客取得夠好的小成果──而且「快贏」有時可為出乎預料的重大改變奠定基礎。

人間處處有系統

隨著我深入線上駭客社群,我也發現「駭」不限於電腦世界。Gmail創辦人及首席開發師保羅.布赫海特(Paul Buchheit)曾說過:「只要有系統,就有駭入的可能,而人間處處有系統。」

這項發現是我研究的轉捩點。我恍然大悟,我最初的前提錯了;常被商業世界視為「雜牌軍」的組織,基本上就是在「駭」他們自己的問題──就算他們不是用這個詞。經由迂迴繞過重重障礙,他們處理了至關緊要的問題,特別是就算竭盡所能也看似難以解決的麻煩,有時還能留下寶貴的遺產。

於是我將研究主軸置於探究「創變者」──企業家、學者、公司、非營利組織、社團,甚至還有決策者──是如何繞過障礙,在網內和網外「駭」掉形形色色的問題,從回應世界最棘手的一些挑戰,如全球疫情、性別不平等和貧窮,到各種日常不便。這個主軸帶我到意想不到的地方,讓我有榮幸能向雜牌軍組織學習,雖然他們並未得到應有的舉世讚譽。

變通大師的共同點

所有偉大的探索性研究都是從厚臉皮的窺探開始。研究人員就是想偷看未知。因此,憑藉蓋茲基金會、劍橋大學、福特基金會、桑坦德銀行、IBM政府事務中心研究獎助金的幫助,我在三年內多次訪問九個國家,研究「獨行俠」如何採用駭客般的手法處理醫療、教育、墮胎權、階級偏見、公共衛生、貪污等迫切問題。在追求「聰明修正法」的過程中,一群超乎想像的頂級橫向思考家,從醫師、部落領導人到社運人士,讓我獲益良多。

在向這些獨行俠學習後,該換我做研究人員擅長的事了:找出規律。這項任務比田野調查乏味得多。靠高濃度咖啡因和巧克力可頌加持,我花了好幾個月時間閱讀、綜合、分類、比較實地蒐集到的資料。

若是如此,那狼先生好像真的非得吃三隻小豬不可。牠吹不動也推不倒磚屋,所以必須想別的法子來抓到那幾隻豬。偏偏,小豬已經料到牠的第一個備用計畫,把滾水放在壁爐恭候大駕。但如果時間站在大野狼那邊,牠還有更多選項。如果牠很有耐心,或許可以等到耶誕節。三隻小豬勢必會挪走陷阱,讓耶誕老人從煙囪下來,這時狼先生也有潛入的機會。或者大野狼可以挖地道(或出錢聘請幾隻友好的鼴鼠幫牠挖)直通磚屋的地窖。

事實上,不只能找鼴鼠,我們知道很多關於大野狼和鄰居們的故事。大野狼還留著牠的羊皮裝,或是小紅帽奶奶的晨袍嗎?或許牠可以再偽裝一下。童話世界也存在各種網絡嗎,比如法律、社會、商業?也許三隻小豬可以聘請「三隻熊保全」(因應金髮女孩擅闖熊宅行為而設立)並安裝警報器。對小豬屋主不幸的是,熊爸爸可能是大野狼的朋友,搞不好會答應「忘記」在一扇窗子安裝警報器,交換一些美味的早餐肉腸。

不過,也許三隻小豬很聰明,並不信任肉食動物幫。牠們決定保持低調,不讓任何人進入,無論是耶誕老人或保全業者。小豬可能在什麼情況下想要或需要放棄牠們的堡壘呢?或許大野狼只需要等到豬發情(或準備繁殖)時進城。這樣的需求可能會誘使豬隻離開藏身處,並分散其注意力,這時大野狼就有機會馬上行動,一次獵殺多隻小豬。

多提出幾個構想(就算有些最後可能行不通)能使你多思考不同的面向,讓那些可能干預措施多少看起來比較可行或合適。首先你可能會評估可行性。從細胞開始培養培根也許可以滿足大野狼的渴望,但如果童話世界只有前工業化時代的技術,牠就需要另謀他途。你或許也要考慮自己願意和能夠投入多少時間和心力。比方說,大野狼說不定有辦法買下豬小弟蓋磚屋的土地,可是牠真的會想花這麼多錢和時間打官司,只為驅離小豬嗎?趁夜闌人靜小豬熟睡時行動,應該快得多。大野狼可以去豬大哥的茅屋取茅草,豬二哥的木屋取柴枝,從磚屋的煙囪丟進去讓它們著火,再把煙囪封起來燻死小豬。小豬死掉以後,大野狼可以讓煙排出屋外,再從煙囪進屋子大啖煙燻豬肉。

同樣的,預期衝擊的大小也很重要。我們不知道大野狼是想要製造小規模、個人層次的衝擊(在這個例子中,吃別的食物或許也無妨),還是想要改變整個社區的食物供應(在這個例子是種大豆做素肉代替可能更適合)。最後,你,就像大野狼,或許會考慮大眾觀感。當然,狼是肉食動物,但牠是否願意為了抓到那幾隻惱人的小豬,而背負在當地供水施放蛔蟲的惡名?這或許會招惹到鄰居──如果牠們還活著的話。

顯然,我們為大野狼先生設想雜七雜八的干預措施,只是做個搞笑的低風險練習。但這仍闡明你可以怎麼運用變通的心性,為眾所皆知的故事提出不同的情節發展或結局。現在,既然你已經可以比較自如地運用提示和腦力激盪,發揮創意又不帶評斷,讓我們繼續前往下一個比較棘手與更寫實的案例。(章文/輯)

《變通思維:四大問題解決工具》
作者:保羅.薩瓦加
出版社: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