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別人的鞋:同理心指南,消弭分裂,懂得聆聽, 成就更有包容力的自己》

醒報編輯 2023/08/27 17:38 點閱 2725 次

本書將告訴你,如何在混亂當前,學習「穿上別人的鞋」,找到一條新出路。

透過這本書,可以學習到如何使用同理心,以達到既能利他,又能利己的效果。同時,也將針對同情心和同理心這兩種情感進行解剖,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

此外,還將探討現代社會的各種生存假設,並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以幫助讀者在「多樣化時代」的混亂中更好地「求生存」。無論你是正在尋找如何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生存的方法,還是只是想更好地理解同理心的重要性,本書都能為你提供幫助。

如果你希望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那麼這本書絕對是你必須要閱讀的一本書。

事情發生在我兒子剛進入英國布萊登.霍夫市公立初中就讀的時候。

英國初中有一門課程叫「公民教育」。在我兒子的學校,它歸於一門名為「生活技能」的課程中,學習議會政治的基礎知識、自由的概念、法律的本質、司法制度和以市民為中心的政治社會運動等。據說這一科考試中,出現了「什麼是empathy?」的考題。

我兒子的答案是「自己主動嘗試穿上別人的鞋」。「To put yourself in someone’s shoes」(穿穿看別人的鞋)是英文的慣用表現。這也可能不是我兒子想出來的,說不定是老師在課堂上說明時用了這個表現。

聽到「empathy」一詞,我會想到「sympathy」。正確說來,應該是「empathy跟sympathy的不同」。

同理與同情不同

像我這樣成人之後才在英國上語言學校、考英語檢定考的人應該都很清楚,「empathy跟sympathy意思有何不同」是課堂上必教的內容之一。empathy和sympathy,聽起來也很像,英國人當中能清楚說明意思不同之處的人也很少(應該說,大家講的都有微妙的差異。)所以,這是英語檢定考中有時會出現的「陷阱題」之一。

話雖如此,我上語言學校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所以我去查英英字典,確認一下早已忘記的這兩個詞意思上有什麼不同。

empathy:理解他人感情或經驗等之能力
sympathy:1. 覺得別人可憐的感情、對別人的問題表示理解、關注。2. 對某種想法、理念、組織等表示支持或同意的行為。3. 抱持相同意見或關注的人彼此之間的友情或理解。

英文翻譯成日文時,文法上詞序相反,empathy意思的敘述用英文讀起來,開頭的詞彙是「the ability」(能力)。相對地,sympathy的意思,英文開頭則是「the feeling」(情感)「showing」(表現)「the act」(行為)「friendship」(友情)「understanding」(理解)這些名詞。

也就是說,empathy是能力,所以是後天習得的東西;sympathy則是情感、行為、友情、理解,這些偏向人自然發出、或是從內部湧上的東西。

同理不應有條件

再來,看看empathy和sympathy對象的定義,兩者的不同也相當明確。empathy是針對「他人」,亦即不帶任何限制或條件。不過,sympathy則有限制條件,像是可憐的人、抱持問題的人、能支持、同意其想法、理念的人、有相同意見或關注事物的人等。

也就是,可以說sympathy是對覺得可憐的人或有共鳴的對象產生一些情感、理解或發展出的行為;而empathy則是,對於並不覺得可憐、或是未必有同樣意見或想法的人,去想像若站在對方立場,自己會如何,是一種知性活動。

兒子告訴我,學校教他們「現在,恐怖份子、退出歐盟以及越趨兩極化的社會分化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嚴重分裂,empathy非常重要。這個世界不可或缺的是empathy。」

到這裡是我寫在《我是黃,也是白,還帶著一點藍》的內容。前面也提到,這本書出版時,獲得意外的反響。許多讀了這本書的人,開始談論「empathy」一詞。

歐美已「聽膩了」

坦白說,我很驚訝。在英、美等英語母語的國家,「empathy」已經是多年前就開始眾人聚焦的詞彙,例如前總統歐巴馬等就很喜歡用這個詞,所以散見於形形色色的媒體,已經徹底滲透,甚至有人覺得「聽膩了」(所以在學校也會教。)

於是我想,說不定這表示在日本「共感」一詞已經廣為使用,但它的起源「empathy」這個英文單字不太為人知曉。只不過,其實這裡又存在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empathy被譯成「共感」這個日文,而sympathy也能夠譯成「共感」。sympathy其他的譯詞還有「同情」「體貼」「支持」;而empathy則有時被譯為「情感移入」「自我移入」。

變成日文時,「empathy」也好,「sympathy」也罷,同樣會給人一種印象,彷彿是情感面、情緒面,僅僅是一種「心情」的問題,也就是說,聽起來並不像「後天習得的能力」,比較像是「內心湧現的東西」,如此一來,empathy一詞的翻譯,就跟英英辭典相距甚遠了。特別是「ability」(能力)這個單字完全沒有反映在empathy的譯詞中,相當不可思議(在此同時,為何在日本會演變至此,這一點也相當有趣)。

不管為了正確理解其意義、或是為了讀懂談empathy的書籍日譯版,繼續把「共感」這個表現當作empathy一詞的日文固定譯法,我認為會有問題。近年在日文社群網站等出也有「共感很危險」「已經受夠共感了」的論調,只要empathy或sympathy日文都譯成「共感」,就無法區分指的是哪一個。

empathy的種類及歷史

話雖如此,並非只有在日本empathy的意思含混不清。其實即使在英語圈各國,empathy的定義仍舊因人而異,甚至有人說有幾個人談論,就有幾種定義。不過,empathy有幾個種類,這已有定論,大致如下:

1 .認知性同理(cognitive empathy)
日文譯為「認知性」empathy。刊登於美國麻薩諸塞州萊斯利大學(Lesley University)官網一篇名為「The Psychology of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mpathy」的文章寫道,認知性同理「更像是一種技能」,且進一步引用了《Encyclopedia of Social Psychology》中莎拉.D.霍奇斯(Sara D. Hodges)和麥克.W.邁爾斯(Michael W. Myers)的言論,指出這種類型的empathy,亦可用empathic accuracy(同理準確度)來表現,也就是「對另一個人的思想具備更完整且正確的知識,包括其感受。」這符合牛津學習者英英辭典的定義,用我兒子的話來說,就是「穿別人的鞋」想像他人的思想或情緒的能力,在心理學領域的定義中,評量這種能力的基準在於想像的正確性。

  1. 情緒性同理(emotional empathy)
    這一詞被譯為「情緒性」empathy。前述的莎拉.D.霍奇斯與麥克.W.邁爾斯又將其分為幾類。首先第一類,是「感受與他人相同的情緒」。這就是日文中的「共感」;第二類是「對他人的困境產生反應,導致個人感受到苦惱」;第三類則是「對他人的憐憫心」。這跟牛津學習者英英辭典的「sympathy」有相當多吻合之處。

  2. 身體同理(somatic empathy)
    這是②情緒性同理「對他人的困境產生反應,導致個人感受到苦惱」的延伸,由於想像他人的疼痛或苦惱,自己也感同身受。例如看到有人腳受重傷,產生自己的腳也痛的反應。

  3. 憐憫同理/同理關懷(compassionate empathy)
    這是近來常見的詞彙,意指不僅止於想像、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跟他人相同情緒的empathy,還進一步付諸行動的狀況。大家也往往把「compassion」當作類似sympathy或empathy的詞來使用,牛津學習者英英辭典的定義是「對受苦之人或動物的強烈sympathy之情、想解救他們的願望。」

順帶一提,情緒性同理(emotional empathy)也稱為富有感情的同理(affectionate empathy),④憐憫同理(compassionate empathy)也稱為empathic concern(同理心關懷)。正如上述,empathy有各式各樣的定義,看得越多,越會湧現疑問:「這個跟這個一樣,有必要刻意用不同的字詞區分嗎?」「這應該不是empathy,是sympathy吧?」在某種層面上,在某種意義上,好像先講先贏一樣,這個詞的定義可說是一種無政府狀態,不過這也難怪,其實empathy這個詞的歷史還非常短淺。

投射情感到他人

美國雜誌《大西洋》(The Atlantic)電子版刊登的〈A Short History of Empathy〉(二〇一五年十月十六日)這篇文章,作者蘇珊.蘭佐尼(Susan Lanzoni)表示,empathy是在一世紀前才出現,empathy是為了翻譯德文「Einfühlung」而創的英文詞彙。直接翻譯成英文的話,似乎會是「feeling-in」。或許相當於日文的「情感移入」或「深刻感受」。《世界大百科事典》(平凡社)定義「Einfühlung」的譯詞「情感移入」為「指面對他人或藝術作品時,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這些對象上,並且視這些情感為屬於對象之物的體驗作用。」

英語圈的心理學家,當初在選擇「Einfühlung」的譯詞時,據說考慮過「animation」(描繪得生動淋漓)「play」(假裝是~、做出~的行為)「aesthetic sympathy」(審美的sympathy)」「semblance」(表面、偽裝、類似)等。不過,一九〇八年兩位心理學者,建議將「in」用希臘文「em」來取代,並使用「pathos」(同情)創一個新詞彙,「empathy」一詞就此誕生。

情感移入的解說

如同《世界大百科事典》中「情感移入」(Einfühlung)的解說,在一九九〇年代當時,英文的empathy也不是「考量他人心情」的意思,反而正好相反,是將自己的情感或心情,投射到自己外側的事物上,據說是將生命注入某物、或是將自己的想像、情感投射到世界上的意思。例如看到水果靜物畫,將源自自己想像力的情感,像是「好像很好吃」「透心涼」等,投射到畫上,在觀賞時感受其鮮活生動。

到了二十世紀中,empathy一詞的意思突然發生轉變。一九四八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羅莎琳.凱瑞特(Rosalind Cartwright),跟她的老師雷納德.柯特瑞爾(Leonard Cottrell)一起針對人際關係中的empathy進行了一項調查。在這過程當中,她否定「想像的投射」這個初期empathy的意思,主張人際的關係性才應該是empathy概念的核心。

之後,在心理學領域,也不斷有實驗性的研究,不久,心理學者開始將empathy的「本尊」(正確評估他人的想法及情感)與「投射」視為不同的兩件事。一九五五年的《讀者文摘》將empathy定義為「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不因介入一己情感而受影響。」這跟現在的牛津學習者英英辭典的定義及認知性同理的定義重疊。(嘉佑/輯)

《穿別人的鞋:同理心指南,消弭分裂,懂得聆聽,成就更有包容力的自己》
作者:布雷迪 美佳子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其他書訊:
《百年臺灣大地》
作者: 歐素瑛
出版社:野人

本書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地質學講座教授早坂一郎(1891-1977)為核心,向前回溯西方人如何因交通、貿易、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來到島嶼;向後探究臺灣學者接續科學研究至今的努力,引領讀者認識近代地質知識體系進入臺灣的歷程。
並透過精采的田野調查,看見地質學的建構與殖民治理與在地生活之間的關聯。這些成果,不僅重現百年前的臺灣大地風貌,更以獨特的科學視角,訴說出一段跨越國族藩籬的歷史,開啟一扇扇百年前島嶼生活的時代景窗。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作者: 安娜‧蘭布克醫師(Dr. Anna Lembke)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滑手機、熬夜追劇、大吃大喝、瘋狂消費,成為辛苦一天之後必備的自我慰勞;然而,我們已經網路成癮、購物成癮,或是酒癮、性成癮上身,卻不自知。這不是我們的錯,而是多巴胺(dopamine)的問題。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又稱為「腦內啡」,要讓大腦釋放多巴胺很簡單,只要你做一件事情能讓自己開心就行了,像是上網、吃喝玩樂、盡情購物。不過,多巴胺會逐漸減少,需要更多的慾望、更強的刺激才行,也因此讓人愈來愈痛苦。
安娜‧蘭布克醫師(Dr. Anna Lembke)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暨成癮醫學教授,也是史丹佛戒癮診所的主任,她以協助成癮者戒癮的多年經驗,將她協助酒癮者、毒癮者、性成癮者如何戒癮的案例納入本書,詮釋慾望的來源、成癮的問題和戒癮的過程。

《我把冰箱變財庫!》
作者: 楊賢英
出版社:幸福文化

說到理財,會直覺想到投資,但其實家中有個常被忽略的理財寶地,就是『冰箱』!冰箱的內容物與你和家人的健康、花錢方式息息相關,不只是放食物的大冰庫而已。
楊賢英老師長年研究把冰箱變成自家財庫、食材處理保存的各種小技巧,多年下來,不僅讓她省錢存錢,投資理財、多次環島、改造廚房,還成功減重12公斤,活用冰箱這個家電幫手發揮它的最大效用和隱藏價值。
討厭繁複下廚過程的人看過來!其實做菜沒有那麼難,反而是為自己管理健康和身材的第一步!楊老師分享簡單又省錢的料理智慧,只要會開冰箱就會煮,立即豐富你家餐桌!包含安心吃的銅板料理、愛自己的瘦身早午餐、一材多用的料理點子…陪你從「食」賺進無價健康、從好好吃飯開始寵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