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恩跟你談減重》AI智慧減重可更精準

劉伯恩 / 資深減重醫師 2023/07/17 11:29 點閱 2683 次
詳細記錄自己每天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有助於制定更符合自身的減重計畫。(劉伯恩提供)
詳細記錄自己每天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有助於制定更符合自身的減重計畫。(劉伯恩提供)

智慧醫療正夯,也燒進減重圈!透過AI辨識照片中食物的熱量、用智慧型穿戴裝置紀錄身體數據與生活習慣,都能幫助民眾制定出量身打造的減肥計畫;由於生活飲食習慣也與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疾病息息相關,若能善用AI工具,除了增加減肥效率,還能兼顧健康。

改變習慣就能減重

之前就有病患在進入減肥停滯期,透過詳細記錄生活習慣與飲食流量後,發現減肥無法更進一步的原因就是因為常常熬夜、又愛吃重口味的東西,導致出現水腫型的肥胖,在減少鹽分攝取後,就克服了停滯期。

有時候減肥民眾抱怨「吃空氣會胖、喝水也會胖」,但有時候只是未能明確記錄生活習慣的細微改變,導致肥胖效率大減。但現在隨著智慧工具興起,就能更有效的紀錄生活飲食習慣,已有App可以藉由照片進行食物的「熱量評估」。

照片就可計算熱量

民眾可以先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制定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熱量表,與App計算出來的熱量進行比對,這樣就能輕鬆掌握飲食熱量是否超標,且也能新增警告設定,若餐點出現如奶茶等高熱量食物,App就會跳出警告標誌。

再者,除了記錄飲食之外,現在也有許多智慧型穿戴裝置能夠紀錄生活習慣,包括喝水量、睡眠時間,或身體數據等。只要能將這些數據與體重共同製作成每天的紀錄,就能夠量身打造減肥計畫。

個人吸收效率不同

因為每個人體內的消化酵素與身體構造不同,導致民眾對各類物質的吸收、或各式運動的效果不一,只要能夠翔實記錄下這些紀錄,就能更精準擬訂出個別民眾的減肥對策。

然而,AI仍在發展的階段,現在智慧工具還只能輔助民眾了解數據與進行紀錄,還無法自動為民眾訂定出減肥計畫。但過去醫界透過Line紀錄飲食,給予建議的方式,已經因為智慧化而更加精準,協助民眾增加減肥的效率。